中醫(yī)古籍
  • 高原點地梅

    《全國中草藥匯編》:高原點地梅別名

    朵的[藏名]

    來源

    報春花科高原點地梅Androsace integra (Maxim.) Hand.-Mazz.,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四川、西藏。

    性味

    淡,平。

    功能主治

    除濕利尿。主治關(guān)節(jié)疼痛。

    用法用量

    配方用,2~4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高原點地梅拼音注音Gāo Yuán Diǎn Dì Méi出處

    始載于《全國中草藥匯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匙葉點地梅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ndrosace integra(Maxim.)Hand.-Mazz.

    采收和儲藏:初夏采收全草,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0-3500m的向陽干燥的山坡、疏林下和林緣砂石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原形態(tài)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莖粗壯,具少數(shù)支根。葉基生,排列成蓮座狀;葉近等長,匙形,長1.5-4cm,先端近圓形,具驟尖頭,初時兩面被短伏毛,漸變?yōu)闊o毛,邊緣軟骨質(zhì),具篦齒狀緣毛?;ㄝ愣鄺l,高10-18cm,被纖毛;傘形花序著花10余朵;苞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4-6mm,被疏柔毛反緣毛;花梗長2-3cm,被腺毛;花萼鐘狀,裂三角形;花冠紫紅色,高腳碟狀,裂片倒心形,直徑約6mm。蒴果長圓形,長4.5-5.5mm,6-10裂,紫紅色。花期4-6月,果期6-7月。

    性狀

    性狀鑒別 全草皺縮,主根較粗壯,直徑3-5mm,具支根或支根痕。莖直立,黃褐色,有毛,直徑1-2mm。葉蓮座狀叢生,多皺縮破碎,完整者呈匙形,黃綠色,長1.5-4cm,先端近圓形,具驟尖頭,邊緣軟骨質(zhì),具篦齒狀緣毛,兩面被短伏毛或無毛?;ㄝ憷w細,黃褐色,有毛;傘形花序多花;小花紫紅色,花梗、苞片、花萼均有毛。

    歸經(jīng)

    腎;肝經(jīng)

    性味

    淡;性平

    功能主治

    滲濕利水。主濕痹關(guān)節(jié)酸重疼痛;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2g。

    各家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全草:味淡,性平,有除濕利尿功能。用于關(guān)節(jié)痛配方。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別名龍須草、繡球草來源莎草科刺子莞Rhynchospora rubra (Lour.) Makino,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華東、西南、華南。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清熱利濕。主治淋濁。用法用量5錢,配伍其它藥,水煎服。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拼音注音Cì Shān Chá Guǒ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刺茶的果實。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Gymnosporia variablis Loes.]采收和儲藏:8-......
  • 拼音注音Cì Shān Chá Gēn Pí來源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刺茶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的根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
  • 《中藥大辭典》:刺李拼音注音Cì Lǐ別名茶茹(藏名)出處《高原中草藥治療手冊》來源為虎耳草科植物大刺茶蔗的果實。8~9月采將成熟果實,用白糖制成果脯備用。生境分布生于林下及河岸灌叢中。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原形態(tài)落葉灌木,高1~3米......
  • 《中藥大辭典》:刺果衛(wèi)矛拼音注音Cì Guǒ Wèi Máo別名扣子花、巖風出處《貴州草藥》來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長刺衛(wèi)矛的根。全年可采。生境分布生于密林潮濕巖縫中。分布貴州、云南、四川等地。原形態(tài)攀援狀灌木,高達6米。樹皮灰褐色,小枝具四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