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論一首,方五十九首,灸法二首)
論曰∶凡患口瘡及齒,禁油、面、酒、醬、酸、醋、咸、膩、干棗,瘥后仍慎之。若不久慎,尋手再發(fā),發(fā)即難瘥。薔薇根,角蒿,為口瘡之神藥,人不知之。
凡口中、面上息肉轉(zhuǎn)大,以刀決潰去膿血,即愈。
治口中瘡,久不瘥,入胸中并生瘡,三年以上不瘥者方濃煎薔薇根汁,含之,又稍稍咽之,日三夜一,冬用根,夏用莖葉。
又方角蒿灰敷之,一宿知、二宿瘥,有汁吐之,不得咽也。
治口瘡不歇方。
牛膝 生 荷根(各三兩) 黃柏(一兩)
上三味 咀。以綿裹,酒三升漬一宿,微火煎一兩沸,細細含之。
治膀胱熱不已,口舌生瘡,咽腫,升麻煎方。
升麻 玄參 薔薇根白皮 射干(各四兩) 大青 黃柏(各三兩) 蜜(七合)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蜜更煎兩沸,細細含咽之。
治口數(shù)生瘡,連年不瘥方。
薔薇根 黃芩 當歸 桔梗 黃 白蘞 鼠李根皮 大黃 芍藥 續(xù)斷 黃柏 葛根(各一兩)
上十二味末之,以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亦可漿水服之。
治胃中客熱,唇口干燥生瘡方。
茯苓 黃芩 甘草 大黃 薔薇根(各三十銖) 枳實 杏仁 黃連(各二兩) 桂心(半兩) 栝蔞根(十八銖)
上十味末之,食前漿水服方寸匕,日二。
治口熱生瘡方。
升麻(三十銖) 黃連(十八銖《古今錄驗》用黃柏)
上二味末之,綿裹含,咽汁,亦可去之。
治口瘡方。
薔薇根皮(四兩) 黃柏(三兩) 升麻(三兩) 生地黃(五兩)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含之,瘥止。含極吐,卻更含。
治口中瘡爛,痛不得食方。
杏仁(二十枚) 甘草(一寸) 黃連(六銖)
上三味末之,合和綿裹杏仁大,含之,勿咽,日三夜一。
《婦人大全良方》(公元 1237 年)宋.陳自明(良甫)著。二十四卷。分調(diào)經(jīng)、眾疾、求嗣、胎教、妊娠、坐月、產(chǎn)難、產(chǎn)后、總共 260 余論。論后有附方及醫(yī)案。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論一首,方五十九首,灸法二首)
論曰∶凡患口瘡及齒,禁油、面、酒、醬、酸、醋、咸、膩、干棗,瘥后仍慎之。若不久慎,尋手再發(fā),發(fā)即難瘥。薔薇根,角蒿,為口瘡之神藥,人不知之。
凡口中、面上息肉轉(zhuǎn)大,以刀決潰去膿血,即愈。
治口中瘡,久不瘥,入胸中并生瘡,三年以上不瘥者方濃煎薔薇根汁,含之,又稍稍咽之,日三夜一,冬用根,夏用莖葉。
又方角蒿灰敷之,一宿知、二宿瘥,有汁吐之,不得咽也。
治口瘡不歇方。
牛膝 生 荷根(各三兩) 黃柏(一兩)
上三味 咀。以綿裹,酒三升漬一宿,微火煎一兩沸,細細含之。
治膀胱熱不已,口舌生瘡,咽腫,升麻煎方。
升麻 玄參 薔薇根白皮 射干(各四兩) 大青 黃柏(各三兩) 蜜(七合)
上七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下蜜更煎兩沸,細細含咽之。
治口數(shù)生瘡,連年不瘥方。
薔薇根 黃芩 當歸 桔梗 黃 白蘞 鼠李根皮 大黃 芍藥 續(xù)斷 黃柏 葛根(各一兩)
上十二味末之,以酒服方寸匕,日二服,亦可漿水服之。
治胃中客熱,唇口干燥生瘡方。
茯苓 黃芩 甘草 大黃 薔薇根(各三十銖) 枳實 杏仁 黃連(各二兩) 桂心(半兩) 栝蔞根(十八銖)
上十味末之,食前漿水服方寸匕,日二。
治口熱生瘡方。
升麻(三十銖) 黃連(十八銖《古今錄驗》用黃柏)
上二味末之,綿裹含,咽汁,亦可去之。
治口瘡方。
薔薇根皮(四兩) 黃柏(三兩) 升麻(三兩) 生地黃(五兩)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含之,瘥止。含極吐,卻更含。
治口中瘡爛,痛不得食方。
杏仁(二十枚) 甘草(一寸) 黃連(六銖)
上三味末之,合和綿裹杏仁大,含之,勿咽,日三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