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傷寒著作。清·高學山撰。作者認為喻嘉言《尚論篇》各條文中,多有似是而非、未盡恰當之處,遂反復詳辨,并以“辨似”為書名。全書辨注頗詳。其中不乏超出前人之見。高氏認為“傷寒診法,惟以形、癥、聲、色,合之浮、大、數(shù)、動、滑、沉、澀、弱、弦、微之十脈以為印證,便可得其大概”(見凡例)。但作者在釋義、方解等方面,尚雜有蕪雜不精或不切合實際的觀點。原系抄本,1949年后出版排印本。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傷寒著作。清·高學山撰。作者認為喻嘉言《尚論篇》各條文中,多有似是而非、未盡恰當之處,遂反復詳辨,并以“辨似”為書名。全書辨注頗詳。其中不乏超出前人之見。高氏認為“傷寒診法,惟以形、癥、聲、色,合之浮、大、數(shù)、動、滑、沉、澀、弱、弦、微之十脈以為印證,便可得其大概”(見凡例)。但作者在釋義、方解等方面,尚雜有蕪雜不精或不切合實際的觀點。原系抄本,1949年后出版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