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傷寒貫珠集》(公元 1729 年)清.尤怡(在涇)著。八卷。根據(jù)病證治法的不同,把《傷寒論》條文重編為正治法、權(quán)變法、斡旋法、救逆法、類病法、明辨法、雜治法等類。
(公元 1665 年)清.祁坤(廣生)著。四卷。首論癰疽的脈、因、癥、治、次依人體的不同部位分述各種外科疾患的辨證處方。擴充了外科的治療范圍,豐富了外科的治療方法。
闌尾炎(appendicitis)是一種常見病。臨床上常有右下腹部疼痛、體溫升高、嘔吐和中性粒細胞增多等表現(xiàn)。
【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細菌感染和闌尾腔的阻塞是闌尾炎發(fā)病的二個主要因素。闌尾是一條細長的盲管,管腔狹小,易潴留來自腸腔的糞便及細菌。闌尾壁富于神經(jīng)裝置(如肌神經(jīng)叢等),闌尾根部并有類似括約肌的結(jié)構(gòu),故受刺激時易于收縮使管腔更為狹窄。闌尾動脈為回結(jié)腸動脈的終末分支,是一條終動脈,故因刺激發(fā)生攣縮或有阻塞時,常招致闌尾的缺血甚至壞死。
闌尾炎因細菌感染引起,但無特定的病原菌。通常在闌尾腔內(nèi)能找到大腸桿菌、腸球菌及鏈球菌等,但必須在闌尾粘膜發(fā)生損害之后,這些細菌才能侵入引起闌尾炎。闌尾腔可因糞石、寄生蟲等造成機械性阻塞,也可因各種刺激引起闌尾痙攣,引起闌尾壁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造成粘膜損害,有利于細菌感染而引起闌尾炎。
【病變】
1.急性闌尾炎,有3種主要類型
(1)急性單純性闌尾炎(acute simple appendicitis):為早期的闌尾炎,病變多只限于闌尾粘膜或粘膜下層。肉眼觀,闌尾輕度腫脹、漿膜面充血、失去正常光澤。鏡下,粘膜上皮可見一個或多個缺損,并有中性粒細胞浸潤和纖維素滲出(圖10-20)。粘膜下各層則有炎性水腫。
圖10-20 急性單純性闌尾炎
闌尾隱窩處粘膜上皮壞死脫落,該處有大量中性白細胞浸潤
(2)急性蜂窩織炎性闌尾炎(acute phlegmonous appendicitis):或稱急性化膿性闌尾炎,常由單純性闌尾炎發(fā)展而來。肉眼觀,闌尾顯著腫脹,漿膜高度充血,表面覆以纖維素性滲出物。鏡下,可見炎性病變呈扇面形由表淺層向深層擴延,直達肌層及漿膜層(圖10-21)。闌尾壁各層皆為大量中性粒細胞彌漫浸潤,并有炎性水腫及纖維素滲出。闌尾漿膜面為滲出的纖維素和中性粒細胞組成的薄膜所覆蓋,即有闌尾周圍炎及局限性腹膜炎表現(xiàn)。
圖10-21 急性蜂窩織炎性
闌尾炎的發(fā)展過程模式圖 圖中點狀區(qū)示炎性細胞浸潤
(3)急性壞疽性闌尾炎(acute gangrenous appendicitis):是一種重型的闌尾炎。闌尾因內(nèi)腔阻塞、積膿、腔內(nèi)壓力增高及闌尾系膜靜脈受炎癥波及而發(fā)生血栓性靜脈炎等,均可引起闌尾壁血液循環(huán)障礙,以至闌尾壁發(fā)生壞死。此時,闌尾呈暗紅色或黑色,常導致穿孔,引起彌漫性腹膜炎或闌尾周圍膿腫。
【結(jié)局及合并癥】
急性闌尾炎經(jīng)過外科治療,預后良好。只有少數(shù)病例因治療不及時或機體抵抗力過低,出現(xiàn)合并癥或轉(zhuǎn)變?yōu)槁躁@尾炎。
合并癥中主要有因闌尾穿孔引起的急性彌漫性腹膜炎和闌尾周圍膿腫。有時因并發(fā)闌尾系膜靜脈的血栓靜脈炎,細菌或脫落的含菌血栓可循門靜脈血流入肝而形成轉(zhuǎn)移性肝膿腫。如果闌尾近端發(fā)生阻塞,遠端常高度膨脹,形成囊腫。其內(nèi)容物可為膿汁(闌尾積膿)或為粘液(闌尾粘液囊腫,mucocele)。粘液囊腫破裂,粘液進入腹腔,可在腹膜上形成假粘液瘤(pseudomyxoma)。
2.慢性闌尾炎多為急性闌尾炎轉(zhuǎn)變而來,也可開始即呈慢性經(jīng)過。主要病變?yōu)殛@尾壁的不同程度纖維化及慢性炎細胞浸潤等。臨床上時有右下腹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