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證名。見《女科秘要》卷二。亦名妊娠陰腫。此癥多發(fā)生在妊娠后半期。因孕婦脾腎陽虛,脾主運,腎主水,脾失健運,水濕下注,而致外陰浮腫。治宜溫陽健脾,用安胎順血散(訶子,水煎溫服);外用地膚子、艾葉、防風(fēng)、透骨草、荊芥、川椒、黃瓜皮,熏洗。參見子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四十五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于2001年2月28日修訂通過,現(xiàn)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
2001年2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01年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wù)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修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證名。見《女科秘要》卷二。亦名妊娠陰腫。此癥多發(fā)生在妊娠后半期。因孕婦脾腎陽虛,脾主運,腎主水,脾失健運,水濕下注,而致外陰浮腫。治宜溫陽健脾,用安胎順血散(訶子,水煎溫服);外用地膚子、艾葉、防風(fēng)、透骨草、荊芥、川椒、黃瓜皮,熏洗。參見子腫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