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如何區(qū)分白附子、白附片和附子

    因藥名相近,附子、白附子、白附片及其別名或習稱常易混淆不清,從而導致某些藥材供應商供貨、藥劑人員收貨和臨床醫(yī)師用藥張冠李戴,影響治療效果。為此,我們有必要將這些藥材和品名界定清楚,確保用藥安全和有效。

    白附子 天南星科獨角蓮的塊莖,是法定的藥名,習稱禹白附。由于歷代本草所用的白附子均為今之關白附,故有些地區(qū)習慣用毛茛科植物黃花烏頭的塊根,又稱關白附,作為白附子用。兩者都有毒性,但關白附的毒性很大,不應與禹白附混用。我國2000年版藥典所收載的白附子是禹白附。兩者都是塊根,外觀長短和直徑雖有差別,但是不明顯,兩者都有根痕和芽痕,只是禹白附的表面有密生環(huán)紋,而關白附則有明顯的縱皺紋或細縱皺紋。白附子的飲片是經過炮制的,如要用非炮制品則應注明生白附子。

    附子(白附片) 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又稱泥附子,有毒,需加工后以供藥用,按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為鹽附子、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和炮附片。經炮制的烏頭母根,則稱為川烏。烏頭的子根是從母根生出的塊根。李時珍曰:“天雄乃種附子而生出或變出,其形長而不生子,故曰天雄”。所以,用附子炮制的白附片又稱天雄片,現(xiàn)在最常用的是白附片和黑順片,統(tǒng)稱為熟附片。雖其加工方法不同,名稱有別,但效用無甚差異。

    區(qū)別 二者名稱相近,常易混淆,但它們的功效迥異,前者有燥濕化痰、祛風止痙和解毒散結的作用,臨床上用于風痰壅盛、口眼歪斜及瘰疬痰核;而后者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的功效,臨床上用于亡陽證、陽虛證及痹痛。

    白附子的炮制品飲片橫截切片呈圓形或類圓形,縱切面則是橢圓形,顏色呈深棕色;附子的加工品均為縱切片,所以其形狀都呈倒三角錐形,多數(shù)飲片的邊緣可見一突起的支根痕,俗稱“釘角”。

    根據(jù)加工方法不同,白附片呈黃白色、無外皮、半透明、有角質感;黑順片外皮邊緣呈黑褐色,片體暗黃且略帶淡黑色,半透明。

更多中藥材
  • 有時候我看一看大家的留言呢,有的這這樣一個患者,說是他是33歲,一個男性,這個腦力工作者平時就是坐在辦公室,但是他有一個特點,就問我算不算病。就是經常性的這個手腳心發(fā)熱,他工作壓力比較大,整天有些心煩意亂,還沒有精氣神兒,所以就這個問題呢,......
  • 中醫(yī)是需要辨別一下,虛主要是氣血陰陽。氣虛呢?簡單跟大家說就是氣力不足,氣屬于功能,你在某些方面的功能不足,任何一方面中醫(yī)都叫做氣虛。血虛呢,跟氣血而言呢,就是是由于血虛導致的功能不足,或者說功能還可以,但是血液的營養(yǎng)不足,會導致你容易功能......
  • 大家在網上今天可能看到一個,有一個說的是大胃王,為了吸引人眼球啊,就表演這樣的節(jié)目,國家出這個政策了,禁止再表演這樣的節(jié)目了是吧?一個是作秀還是浪費糧食,那么今天我就從醫(yī)學這個角度啊,跟大家說這個暴飲暴食對我們人體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中醫(yī)認為......
  • 然后這個患者肝氣郁滯呢,她也看了很多次,經常吃一些藥,有時有點兒效果,但是總是反反復復不太好,這個是為什么呢?咱們來看一下這個肝氣郁滯的一些特點啊,第一個就是病情變化多樣,癥狀今天是這樣明天是那樣,今天是胃疼,明天是頭疼,發(fā)脾氣,吃不下飯,......
  • 中醫(yī)認為這個濕邪是最難以祛除的,濕邪粘滯,這它的特點不容易祛除。我們在祛濕之前呢,一般都分辨是濕熱還是寒濕,目前在臨床上看是濕熱居多,寒濕特別少,因為你寒濕的治療雖然有濕,但是因為用溫陽化濕的治療還是比較單純一點,濕熱的治療呢,既要清熱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