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葉楠

    拼音注音Dà Yè Nán別名

    華東楠

    來源

    樟科大葉楠Machilus leptophylla Hand.-Mazz.,以入藥。

    生境分布

    浙江、江蘇、福建、湖南、廣東、廣西。

    功能主治

    消腫解毒。主治瘡癤。

    用法用量

    外用鮮根適量,搗爛外敷,或用根磨汁外擦。

    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別名野薔薇來源薔薇科白殘花Rosa multiflora Thunb. var. cathayensis Rehd. et Wils.,以花、根入藥。生境分布華東。性味苦、澀,寒。功能主治花:清暑熱,化濕濁,順氣和胃。主治暑熱胸悶,口渴,嘔......
  • 《中藥大辭典》:白毛夏枯草拼音注音Bái Máo Xià Kū Cǎo別名金瘡小草(《本草拾遺》),雪里青、土犀角(《綱目拾遺》),見血青、白頭翁、筋骨草、石灰菜、紫背金盤、破血丹(《植物名實(shí)圖考》),退血草、散血草(《分類草藥性》,伏地筋......
  • 《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白毛委陵菜別名熱干巴[蒙名]來源薔薇科白毛委陵菜Potentilla conferta Bunge,以根入藥。生境分布內(nèi)蒙古。性味苦、酸,涼。功能主治清熱,涼血,止血。主治子宮功能性出血。鼻衄。用法用量配方用,1~2錢。......
  • 拼音注音Bái Máo Cǎo別名伏地蜈蚣草(《中國(guó)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出處《中國(guó)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紫草科植物紫筒草的全草。夏季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于草原、沙漠地區(qū)的固定沙地、山坡、沙質(zhì)地。分布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陜西等地。原形態(tài)......
  • 《中藥大辭典》:白毛藤拼音注音Bái Máo Ténɡ別名苻(《爾雅》),蜀羊泉、谷菜(《本經(jīng)》),鬼目草(《爾雅》郭璞注),白草(《別錄》),排風(fēng)、白幕(《本草拾遺》),鬼目菜(《吳志》),天燈籠、和尚頭草(《綱目拾遺》),望冬紅、酸尖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