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濕熱寒濕,中醫(yī)四招教你自查

    中醫(yī)認為這個濕邪是最難以祛除的,濕邪粘滯,這它的特點不容易祛除。我們在祛濕之前呢,一般都分辨是濕熱還是寒濕,目前在臨床上看是濕熱居多,寒濕特別少,因為你寒濕的治療雖然有濕,但是因為用溫陽化濕的治療還是比較單純一點,濕熱的治療呢,既要清熱又要化濕,因為清熱的藥物呢,容易損傷脾胃的陽氣,用的不好的話反而加重這個濕熱,這個就是濕熱更難治的一個原因。

    大家怎么來去辨別濕熱和寒濕呢?一般來說這個濕熱和寒濕都有腹瀉的情況,寒濕的腹瀉呢,一般都是大便比較清長,不夠臭,味兒不是很大,患者的表現(xiàn)面色一般都是白色的啊,舌苔一般都是白膩的。濕熱的人呢,這個大便也是不成形,但是就是會粘滯的特別厲害,甚至說有一些人會有肛門灼熱的表現(xiàn),然后會有腹脹啊腹痛,這個比較明顯。

    第二個呢,看小便,濕熱的人一般都尿色黃啊,尿味呢也很重,有泡沫。寒濕的人呢,一般尿都是比較白的啊,有透明的,會有尿無力的表現(xiàn)。

    第三個就是聞體味,濕熱的人都有狐臭啊,有腳臭啊,就是濕熱盛,是由于體內的運化受阻,氣機不暢,都是屬于有內熱,這個內熱任何一個臟器都可能會有,主要是在肝和脾胃,這樣的人呢,吃滋補的東西就容易上火啊,這樣人滋補的時候要注意了。寒濕體質的人呢,基本上就是味道比較輕啊,主要是怕冷,怕風,容易得關節(jié)炎呢,一般它不敢吃寒涼的食物,因為這個寒邪內阻以后,會影響氣血的運行啊,導致這個於阻經絡不通則痛,吃寒涼的食物呢,就會加重這個於阻。

    第四個看舌苔,剛才我說了,濕熱盛的人呢,一般都是舌苔厚,膩,黃,寒濕一般就是舌苔都是白膩,雖然厚膩,但白色色都比較淡啊,不是暗紅。看完今天這個視頻呢,我覺得大家對寒濕、濕熱還是比較難以辨別的。

更多中藥材
  • 組成 柴胡10克,瓜蔞根12克,當歸9克,紅花6克,甘草6克,穿山甲(炮)10克,大黃(酒浸)3克,桃仁(酒浸,去皮尖,研如泥)10克。功效 活血祛瘀,通絡散結。主治 跌仆損傷,瘀血留于脅下,痛不可忍者,亦可用治肋間神經痛、肋軟骨炎等......
  • 腎臟之識眾所周知,中醫(yī)學的臟腑并非一個單純的解剖學概念,而是一個器官和功能的集合群,相關概念也因而呈現(xiàn)虛實相兼、過于抽象,且只有放在傳統(tǒng)文化的語境下才能準確理解。在臟腑學說中,腎具有四個功能:一是藏精,主生殖、生長、發(fā)育;二是主水;三是主納......
  •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遺作及學習《傷寒論》原文,總有不同的收獲。而今整理其注解《傷寒論》的原文時,引起筆者深思的是論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對此一讀而過,未引為重視。但近幾年常思考六經類證、方證的六經歸類,對不少方證難以認定六......
  •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急性心臟病變引起心肌收縮力明顯降低和(或)心臟負荷明顯增加,導致心排血量顯著、急劇地降低,組織灌注不足和急性瘀血的綜合征。臨床上以急性左心衰竭較常見,急性右心衰竭較少見,常見病因有風心病、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肌病、肺心......
  • 鐘志明 江西省宜春市中醫(yī)院張某,男性,65歲。2011年5月12日由家人護送來診?;颊咚赜忻谀蛳到Y石史,先后在湖南某醫(yī)院歷經3次碎石,但結石未能排出,雙腎仍然積水。刻診:患者臉色青灰,口唇青紫,神疲乏力,少言寡語,表情淡漠,時有惡心嘔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