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醫(yī)療器械名。用于四肢骨折正骨復位后作固定之器具。出《醫(yī)宗金鑒》卷八十九。其制作選用杉木,按傷處之長短寬窄、曲直凹突之形狀,做成若干長條形之小板,每一小板之兩端各鉆一小孔,用繩穿貫聯結而成。用法:于手法或手術整復后,先用竹簾圍裹捆扎,再加用杉籬緊縛以加強固定之作用。中西醫(yī)結合正骨醫(yī)師改進為富有堅韌挺直特點之木質作成適應各骨折部位需要的各種小夾板,使固定更加可靠。因此,竹簾、杉籬已逐漸少用。
《女科經論》(公元 1689 年)清.蕭塤(賡六)著。八卷。分為月經、胎前、產后、崩淋、帶下、雜病等門,辨別虛實寒熱,詳論治法。
(公元前五世紀? )原題戰(zhàn)國時秦越人撰。共有 81 個問答。系采摘《內經》的精要,設為問答,解釋疑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醫(yī)療器械名。用于四肢骨折正骨復位后作固定之器具。出《醫(yī)宗金鑒》卷八十九。其制作選用杉木,按傷處之長短寬窄、曲直凹突之形狀,做成若干長條形之小板,每一小板之兩端各鉆一小孔,用繩穿貫聯結而成。用法:于手法或手術整復后,先用竹簾圍裹捆扎,再加用杉籬緊縛以加強固定之作用。中西醫(yī)結合正骨醫(yī)師改進為富有堅韌挺直特點之木質作成適應各骨折部位需要的各種小夾板,使固定更加可靠。因此,竹簾、杉籬已逐漸少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