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資生丸

    《證治準繩·類方》卷五引繆仲淳方:資生丸處方

    白術(shù)(米泔水浸,用山黃土拌,蒸九次,曬九次,去土,切片,焙干)90克 人參(去蘆,人乳浸透,飯鍋上蒸熱)90克 白茯苓(去粗皮,水飛,去筋膜,人乳拌,飯鍋上蒸,曬干)45克 橘紅 山楂肉(蒸)神曲(炒)各60克 川黃連(姜汁炒)白豆蔻仁(微炒)澤瀉(去毛,炒)各11克 桔梗(米泔漫,炒)真藿香(洗)甘草(蜜炙,去皮)各15克 白扁豆(炒,去殼)蓮肉(去心)各30克 薏苡仁(淘凈,炒)90克 干山藥(炒)麥芽面(炒)芡實(凈肉炒)各45克

    制法

    上藥研末,煉蜜丸,每丸重6克。

    功能主治

    健脾開胃,消食止瀉,調(diào)和臟腑,滋養(yǎng)榮衛(wèi)。治脾胃虛弱,食不運化,脘腹脹滿,面黃肌瘦,大便溏泄。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醉飽后服2丸,細嚼,淡姜湯送下。

    摘錄《證治準繩·類方》卷五引繆仲淳方明·繆希雍《先醒齋醫(yī)學(xué)廣筆記》,又名“保胎資生丸”“人參資生丸”:資生丸組成

    人參三兩(90克,人乳浸,飯上蒸,烘干)、 白術(shù)三兩(90克)、白茯苓一兩半(45克,細末,水澄,蒸,曬干,入人乳再蒸,曬干)、廣陳皮二兩(60克,去白,略蒸)、山楂二兩(60克,肉蒸)、甘草五錢(15克,去皮,蜜炙)、懷山藥一兩五錢(45克,切片,炒)、川黃連三錢(9克,如法炒七次)、薏苡仁一兩半(45克,炒三次)、白扁豆一兩半(45克,炒)、白豆蔻仁三錢五分(10.5克,不可見火)、藿香葉五錢(15克、不見火)、蓮肉一兩五錢(45克,去心,炒)、澤瀉三錢半(10.5克,切片,炒)、桔梗五錢(15克,米泔浸,去蘆,蒸)、芡實粉一兩五錢(45克,炒黃)、麥芽一兩(30克,炒,研磨,取凈面)。

    用法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每次一丸,重二錢(6克),用白湯或清米湯、橘皮湯、炒砂仁湯嚼化下。現(xiàn)代濃縮丸用法:每次10丸,每日3次。

    功效

    益氣健脾,消食和胃,理氣滲濕。

    主治

    主治妊娠脾虛嘔吐或滑胎不固,以及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脘腹作脹,惡心嘔吐,消瘦乏力,舌質(zhì)淡,脈濡弱。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潰瘍性結(jié)腸炎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以及小兒厭食、慢性腎病等病癥屬脾胃虛弱,濕濁內(nèi)生者。

    1.功能性消化不良:資生丸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治療組),對照組40例采用多潘立酮治療。以必備癥狀和次要癥狀變化評價療效,1個月為1個療程。結(jié)果:治療組治愈24例,好轉(zhuǎn)14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00%。(《浙江中醫(yī)雜志》2001年第1期)

    2.潰瘍性結(jié)腸炎:資生丸治療潰瘍性結(jié)腸炎100例(治療組),對照組50例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以臨床癥狀、大便鏡檢、紅細胞沉降率、血紅蛋白、結(jié)腸鏡檢變化評價療效,2個月為1療程。結(jié)果:治療組顯效45例,有效24例,好轉(zhuǎn)18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87%,優(yōu)于對照組。紅細胞沉降率、血紅蛋白情況,治療組治療后與治療前有顯著差異。(《中醫(yī)藥學(xué)刊》2004年第10期)

    3.小兒厭食:資生丸治療小兒厭食30例,以食欲食量變化評價療效,15日為1個療程,一般需服2~4個療程。結(jié)果:痊愈26例,有效2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3%。(《長春中醫(yī)藥大學(xué)學(xué)報》2006年第4期)

    4.慢性腎病蛋白尿(個案):劉某,男,18歲。2006年8月13日初診?;悸阅I炎3年余,尿檢:蛋白多在(++)~(+++),下肢輕度浮腫,顆粒管型(+++),血檢:血紅蛋白92克/升,紅細胞3.0*1012/L,膽固醇12.5 mmol/L。面色萎黃,貧血貌,腰酸乏力,小便短少,納呆,便溏,舌質(zhì)淡,苔厚稍膩,脈濡。診斷為:慢性腎炎、蛋白尿、貧血。治宜清利濕濁、健脾益氣、固腎收澀。方用資生丸加減。7劑后,納呆好轉(zhuǎn),尿量增多,大便實。尿檢:蛋白(++),顆粒管型(+)。后改用防已黃芪湯合五苓散加減、十全大補丸等治療。后復(fù)查各項指標均正常,囑常服十全大補丸,隨訪半年未復(fù)發(fā)。(《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雜志》2007年第5期)

    方解

    本方由參苓白術(shù)散去砂仁,加陳皮、白豆蔻、山楂、麥芽、黃連、藿香葉、澤瀉、芡實組成,藥性平和甘潤、補而不滯,原為妊娠安胎所設(shè),故又名“保胎資生丸”,因其組方消補兼施、清利結(jié)合,深受后世醫(yī)家喜愛,常以其益胃補脾之用治療脾胃虛弱之證。取名“資生”,義自《周易·彖傳》所云“至哉坤元,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入之脾胃屬土,為一身之“坤元”,欲資生后天氣血,必助脾胃元氣方有所得?!豆沤衩t(yī)方論》評價本方:“既無參苓白術(shù)散之滯,又無香砂枳術(shù)丸之燥,能補能運,臻于至和。于以固胎,永無滑墮,丈夫服之,調(diào)中養(yǎng)胃。名之資生,信不虛矣。”

    現(xiàn)代研究

    早期文獻報道本方可治療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腸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的緩解期,以及慢性消化不良等病癥。

    方歌

    資生丸內(nèi)主四君,扁蓮苡桔山藥行;連澤芡楂麥砂蔻,藿橘益氣安胎靈。

    摘錄明·繆希雍《先醒齋醫(yī)學(xué)廣筆記》,又名“保胎資生丸”“人參資生丸”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熟石膏1兩,輕粉1兩,黃丹3錢,龍骨3錢,血竭3錢,赤石脂1兩,乳香3錢,沒藥3錢。制法上為極細末。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瘡證正氣大薄,腐脫肌生,不收斂,硬結(jié)紅斑。用法用量摻患處,上蓋薄貼。摘錄《藥奩啟秘》......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哈爾濱方):八寶生肌散處方血竭4錢,乳香3錢,沒藥3錢,龍骨3錢,海螵蛸3錢,兒茶3錢,象皮3錢,寒水石3錢,梅花片5片。制法上為極細末,后入梅片研勻。功能主治生肌收口。主瘡瘍毒氣已盡,新肉不生,久不斂口。用法用量撤......
  • 《中藥成方配本》:八寶眼藥處方珠粉3克 西牛黃0.9克 麝香0.9克 冰片4.5克 珊瑚1.5克 瑪瑙1.5克 熊膽1.8克 青魚膽2只 制甘石15克 海螵蛸2.1克 黃連6克 荸薺粉7.5克 蕤仁霜3克制法將黃連煎去滓,化熊膽,青魚膽拌入......
  • 處方芡實 薏仁米 白扁豆 蓮肉 山藥 紅棗桂圓 百合各6克 大米150克功能主治健脾胃,補氣益腎,養(yǎng)血安神。適用于失眠以及體虛乏力虛腫、泄瀉、口渴、咳嗽少痰等。用法用量分頓調(diào)糖食用,連吃數(shù)日。摘錄《民間方》......
  • 《療證匯要》卷一:八寶紅靈丹別名絳雷(《隨息居霍亂論》卷四)、八寶紅靈散(《慈禧光緒醫(yī)方選議》)、紅靈丹(《濕溫時疫治療法》)。處方朱砂30克(水飛)明雄黃18克 真麝香9克 冰片9克 硼砂18克 礞石12克 牙硝7.5克 小真金箔50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