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針刺手法分類名。與小補小瀉(平補平瀉)相對,指手法較重,刺激量較大的補瀉方法。《針灸大成》:“有大補大瀉,惟其陰陽俱有盛衰,內針于天地部內,俱補俱瀉,必使經(jīng)氣內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氣乃衰。意指于天部、地部、分部施行補或瀉的手法,以達到“經(jīng)氣內外相通,上下相接。”如燒山火、透天涼等法,均屬此類。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針刺手法分類名。與小補小瀉(平補平瀉)相對,指手法較重,刺激量較大的補瀉方法。《針灸大成》:“有大補大瀉,惟其陰陽俱有盛衰,內針于天地部內,俱補俱瀉,必使經(jīng)氣內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氣乃衰。意指于天部、地部、分部施行補或瀉的手法,以達到“經(jīng)氣內外相通,上下相接。”如燒山火、透天涼等法,均屬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