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外六淫→內六淫,是六淫病機的發(fā)展過程,內六淫是六淫病機的較高階段。內六淫不僅源于內臟功能的紊亂,也可由外六淫發(fā)展而來,內、外六淫的共同表現(xiàn)特點皆具有六淫的特性,為六淫先兆預報奠定了基礎……
六淫,指風、寒、濕、熱、燥、火。正常情況下為六氣,是人體生存的條件,異常則為致病六淫,六淫對人體的致病性極為嚴重。六淫內通于五臟,如“風氣通于肝”,“寒氣通于腎”,“濕氣通于脾”,“火氣通于心”,“燥氣通于肺”。外六淫內侵人體與臟腑病變相結合則轉變成內六淫。包括“外風引動內風”,“外寒牽動內寒”等。而單純的臟腑功能失調所導致的類似六淫的病變,又稱為“類六淫”。包括風氣內動,寒從中生,濕邪內滯。津傷化燥,火熱內生。無論外六淫,內六淫和類六淫,都以六淫病證為外兆,不但在中醫(yī)病因病機學中有重要位置,而且在疾病預報中有很大的實踐價值。
六淫對人體的危害不是孤立的,是通過人體臟腑功能的擾亂而起作用的。因此對六淫為患的預報,要結合六淫和人體臟腑相通應的特點。另外,類六淫為臟腑功能失常,體內氣血津液紊亂所致的疾患,癥狀類似外六淫,又為內生之疾,故又稱為內六淫。外六淫與內六淫雖然病因發(fā)病不同,但表現(xiàn)特點類似,對臟腑的影響相同,而且外六淫還有誘發(fā)內六淫而內外合病的情況。因此,對其疾病預報一并舊之于風、寒、濕、熱、燥、火六類病進行討論。
《時方歌括》(公元 1801 年)清.陳念祖(修園)著。二卷。 選擇常用方劑 108 首,按性質分為十二類,敘理簡明,便于學習。
《時病論》(公元 1882 年)清.雷豐(少逸)著。八卷。闡述四時的“伏氣”、“新感”等急性熱病,立法清晰,為有關溫熱病 重要著作之一。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外六淫→內六淫,是六淫病機的發(fā)展過程,內六淫是六淫病機的較高階段。內六淫不僅源于內臟功能的紊亂,也可由外六淫發(fā)展而來,內、外六淫的共同表現(xiàn)特點皆具有六淫的特性,為六淫先兆預報奠定了基礎……
六淫,指風、寒、濕、熱、燥、火。正常情況下為六氣,是人體生存的條件,異常則為致病六淫,六淫對人體的致病性極為嚴重。六淫內通于五臟,如“風氣通于肝”,“寒氣通于腎”,“濕氣通于脾”,“火氣通于心”,“燥氣通于肺”。外六淫內侵人體與臟腑病變相結合則轉變成內六淫。包括“外風引動內風”,“外寒牽動內寒”等。而單純的臟腑功能失調所導致的類似六淫的病變,又稱為“類六淫”。包括風氣內動,寒從中生,濕邪內滯。津傷化燥,火熱內生。無論外六淫,內六淫和類六淫,都以六淫病證為外兆,不但在中醫(yī)病因病機學中有重要位置,而且在疾病預報中有很大的實踐價值。
六淫對人體的危害不是孤立的,是通過人體臟腑功能的擾亂而起作用的。因此對六淫為患的預報,要結合六淫和人體臟腑相通應的特點。另外,類六淫為臟腑功能失常,體內氣血津液紊亂所致的疾患,癥狀類似外六淫,又為內生之疾,故又稱為內六淫。外六淫與內六淫雖然病因發(fā)病不同,但表現(xiàn)特點類似,對臟腑的影響相同,而且外六淫還有誘發(fā)內六淫而內外合病的情況。因此,對其疾病預報一并舊之于風、寒、濕、熱、燥、火六類病進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