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中醫(yī)之鑰》 五、口腔癌、喉癌、食道癌

    內經云:“舌乃心之苖”,此以竅言也。部份言之,五臟皆有所屬。以癥言之,五臟皆有所主。如:

    1、中氣虛熱——口舌腫痛,或狀如無皮,或發(fā)熱作渴。

    2、陰血虛熱——眼如煙觸,體倦少食,或午后熱甚。

    3、中氣不足——口舌生瘡,脈洪疾速,而見虛脈。

    4、腎經虛火——咽痛、舌瘡口干、足熱、日晡益甚。

    5、命門(兩腎之間)火衰——四肢逆冷,惡寒飲食,或痰甚眼赤。

    6、腸胃實火——發(fā)熱作渴,飲冷便秘。

    7、脾經虛熱——發(fā)熱惡寒,口干喜湯,食少體倦。

    8、脾經濕熱——舌本作強,腮頰腫痛。

    9、上焦(胸橫膈以上)有熱——痰甚作渴,口舌腫痛。

    10、脾經火動傷血因思慮過度——口舌生瘡、咽喉不利。

    11、肝經火動血傷因恚怒過度——寒熱口苦而舌腫痛。

    病因多端,當臨時制宜。

    心為聲音之主,肺為聲音之門,腎為聲音之根,風寒暑濕燥火之氣,氣血痰熱,邪氣有干于心、肺,病在上脘,隨證治療,邪氣散則天籟鳴矣!

    惟腎虛,不能納諸氣以歸元,故氣奔而上升,腎虛不語,即丹田無力致聲音痧啞,當補腎則聲音恢復而喉癌痊愈。

    今日耳鼻喉科治口腔疾病皆以消炎為主,炎即火,火為心,消炎消不下去,致束手無策而動手術。

    口腔糜爛、潰瘍、輕易出血、疼痛、硬塊或肥厚、白色斑點、咽喉炎、出血、咀嚼及下咽困難,奇證百出,皆因不能以前述證狀而辨證論治所造成之后果,卻對病患作切片檢查,見顯微鏡觀察為惡性,或藏有癌的異常細胞來欺騙病患,再作謀財害命的手術、化療或放射線療法,以置病患于萬劫不復的境地,甚至有在切除腫瘤后,將頸部的淋巴結及口腔內的淋巴腺等做徹底清除干凈的手術。

    若能依前述十一項的診斷,對癥下藥則根本就沒有口腔癌、喉癌、食道癌之疾病,更沒有癌細胞的發(fā)生。

    喉癌屬肺之氣寒或熱,食道癌多為食飲寒冷、酒積,是為風寒痰飲蔽塞咽喉,致食不能入,久則為風寒與瘀血的凝聚而吞咽困難,辨證而治,痊愈不難,電療、化療、手術………誤人性命多矣!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