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諸澀枯涸,干痙皴揭,皆屬于燥。陽明燥金,乃肺與大腸之氣也。澀者、澀也。如物濕則滑澤,今遍身內(nèi)外澀滯,皆屬燥金之化,由水液衰少而燥澀,氣為壅滯,不得滑澤通利,而為麻也。然中寒吐瀉,亡液而成燥者,亦由于此。
枯涸干痙者,枯、不榮身也。涸、無水液也。干、不滋潤也。痙、不柔和也。
皴揭者、皮膚啟裂也。干為天而為燥金,坤為地而為濕土,天地相反,燥濕異用,濕土旺于長夏,則萬物滑澤榮茂,燥金旺于秋冬,則萬物肅斂,燥澀皴揭之理,皆燥氣之化也。
燥金主收斂,不可不知。
《景岳全書》(公元 1624 年)明.張介賓(景岳)著。六十四卷。包括醫(yī)論、診斷、本草、方劑、臨床各科等。主張人的生氣以陽為生,陽難得而易失,既失而難復(fù),所以主張溫補(bǔ)。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諸澀枯涸,干痙皴揭,皆屬于燥。陽明燥金,乃肺與大腸之氣也。澀者、澀也。如物濕則滑澤,今遍身內(nèi)外澀滯,皆屬燥金之化,由水液衰少而燥澀,氣為壅滯,不得滑澤通利,而為麻也。然中寒吐瀉,亡液而成燥者,亦由于此。
枯涸干痙者,枯、不榮身也。涸、無水液也。干、不滋潤也。痙、不柔和也。
皴揭者、皮膚啟裂也。干為天而為燥金,坤為地而為濕土,天地相反,燥濕異用,濕土旺于長夏,則萬物滑澤榮茂,燥金旺于秋冬,則萬物肅斂,燥澀皴揭之理,皆燥氣之化也。
燥金主收斂,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