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拾遺》 酒蕈

    作者: 趙學(xué)敏

    生酒壇中,不恒有,凡藏酒之家,千百壇酒,間有一壇,啟之中空無酒,下有蕈結(jié)于中。

    其蕈初結(jié)之時(shí),酒上薄凝如衣膜,久則漸濃一、二寸,便能滲酒,將酒中精華醇釅之氣,盡攝于膜內(nèi),膜乃漸濃,酒亦漸少,久久則酒干,所存十不余一。啟視之,其膜如鮮海蜇,濡潤而軟,嗅之作酒香,微帶霉蒸氣。識者取之焙干,干者如瓜皮,面青黑,背作肉紅色,濕軟如棉,可入藥。蓋酒能生蕈,必壇系新出窯,未脫火氣;而置酒之地,又為濕熱所蒸,致中變而成此,故造釀家用壇貴舊而不貴新也。金御乘自慈溪?dú)w,帶有酒蕈,出以相示,云彼土亦罕得,間有之,然不多見也。

    治一切酒傷、酒勞、酒疸,因酒成病諸癥,服之立效。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