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棠梨枝葉

    《中藥大辭典》:棠梨枝葉拼音注音Tánɡ Lí Zhī Yè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棠梨枝葉。

    原形態(tài)

    植物形態(tài)詳"棠梨"條。

    性味

    ①《救荒本草》:"味微苦。"

    ②《綱目》:"酸甘澀,寒,無毒。"

    功能主治

    《綱目》:"治霍亂吐瀉不止,轉(zhuǎn)筋腹痛。"

    復(fù)方

    ①治霍亂吐利不止,兼轉(zhuǎn)筋:棠梨枝一握,木瓜二兩。上藥細(xì)銼和勻,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圣惠方》)

    ②治反胃吐食:棠梨葉,油炒去刺,為末,每旦酒服一錢。(《山居四要》)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棠梨枝葉拼音注音Tánɡ Lí Zhī Yè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Birchleaf Pear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杜梨的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yrus betulaefolia Bunge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枝葉,將支切段,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50-1800m的平原或山坡陽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原形態(tài)

    杜梨 喬木,高達(dá)10m。枝常具刺;小枝嫩時密被灰白色絨毛,二年生枝條具稀疏絨毛或近于無毛,紫褐色。葉互生,短枝上簇生;葉柄長2-3cm,被灰白色絨毛;托葉膜質(zhì),線狀披針形;葉片棱狀卵形至長卵形,長4-8cm,寬2.5-3.5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稀近圓形,邊緣有粗銳鋸齒,幼時兩面均密被灰白色絨毛,老葉上面無毛而有光澤,下面微被絨毛或近于無毛?;▋尚裕粋阈慰偁罨ㄐ?,有花10-15朵,總花梗和花梗均被灰白色絨毛,花梗長2-2.5cm;苞片膜質(zhì),線形,長5-8mm,兩面均被絨毛,早落;花直徑1.5-2cm;萼筒外密被灰白色絨毛;萼片5,三角卵形,長約3mm,先端急尖,全緣,內(nèi)外兩面均密被絨毛;花瓣5,寬卵形,長5-8mm,寬3-4mm,先端圓鈍,基部有短爪,白色;雄蕊20,花藥紫色,長約花瓣之半;花柱2-3,基部微具毛。果實(shí)近球形,直徑5-10mm,2-3室,褐色,有淡色斑點(diǎn),基部具帶絨毛果梗。花期4月。果期8-9月。

    化學(xué)成分

    葉、幼苗含多種酚性化合物,如表兒茶精(epicatechin),熊果酚甙(arbutin)。

    歸經(jīng)

    大腸經(jīng)

    性味

    酸;甘澀;寒;無毒

    功能主治

    舒肝和胃,緩急止瀉。主反胃吐食,霍亂吐瀉,轉(zhuǎn)筋腹痛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研末。外用:適量,煎水洗。

    復(fù)方

    ①治霍亂吐利不止,兼轉(zhuǎn)筋: 棠梨枝一握,木瓜二兩。上藥細(xì)銼和勻,分為四服,每服以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計時候熱服。(《圣惠方》)②治反胃吐食: 棠梨葉,油炒去刺,為末,每旦酒服一錢。(《山居四要》)

    各家論述

    《綱目》:治霍亂吐瀉不止,轉(zhuǎn)筋腹痛。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寶蓋草拼音注音Bǎo Gài Cǎo別名接骨草[昆明]、蠟燭扦草、蓮臺夏枯草、佛座草、燈籠草來源唇形科野芝麻屬植物寶蓋草Lamium amplexicaule L.的全草。春夏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性味辛、苦,平。功能......
  • 拼音注音Bēnɡ Chuānɡ Yào別名山暗冊、山崩砂、黃京木、山暗赤、黃金稍、白筋、白暗赤、白泡、山陰木、四大天王、山甜娘。來源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柏拉木的根、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lastus cochinchinensis ......
  • 《全國中草藥匯編》:巴東巖白菜別名巖白菜[湖北巴東]來源玄參科巴東巖白菜Triaenophora rupestris (Hemsl.) Solereder,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湖北、四川。功能主治明目補(bǔ)腎。用法用量全草燉肉服,用量3~5錢。......
  • 拼音注音Bā Shān Hǔ別名金扣鈕根(《陸川本草》),細(xì)鈕扣根、扣子頭(《南寧市藥物志》),紫花茄根(《福建中草藥》)。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茄科植物紫花茄的根。全年可采。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天茄子“條。性味苦,平。①《生草藥性備要》:......
  • 拼音注音Bā Bā Huā別名土黃花、巴巴葉、土黃芪、磨盤草。來源藥材基源:為錦葵科植物圓錐苘麻的全株。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butilon peniculatum Hand.Mazz.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洗凈,切段,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