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瘍醫(yī)大全》 膿耳門主方

    作者: 顧世澄

    紅棉散耳內生瘡流膿,乃肝經(jīng)郁火所結。

    枯白礬(三錢) 胭脂(一錢, 存性,如能用干油胭脂更佳)

    研勻。先用棉杖子攪去膿水,另以柳杖子蘸藥摻入耳底,自干。若 耳加麝香五厘。

    耳底流膿。

    枯礬 黃丹 龍骨 海螵蛸 麝香 干胭脂研細吹之。

    又方

    青黛 人中白 枯礬 雄黃 冰片 黃柏(各等分) 研細吹。

    又方 橄欖核 存性研細,加冰片少許吹。

    又方 大紅千葉石榴花瓣研細吹。

    又方 枯礬入人乳內,放炭火上頓滾變黑色,研細吹。

    又方 蘆柴梗、葉籜 存性,加冰片水許,研細吹。

    又方 陳皮 灰一錢,加麝香少許,吹。

    又方 白鲞牙二個 ,加冰片,研細吹。

    又方 水龍骨(即船底陳油鍛石,一兩) 硼砂(二錢五分)共研極細。每用少許吹。

    又方

    黃丹(水飛,二錢,) 龍骨( ) 枯礬 胭脂(各一錢) 海螵蛸(五分) 麝香(少許)

    研細。以棉杖子榐去膿水,用少許吹耳內,每日吹一次,勿令風入。

    煎方蔓荊子 升麻 前胡 桑白皮 甘草 麥門冬 赤茯苓 赤芍

    耳內腫痛出膿出水 金絲荷葉(即虎耳草)揉汁,灌入耳內自愈。(此味乃治耳病之妙藥,如有膿可加枯礬少許。)

    又方 頭發(fā)燒存性研細,每用少許吹入。

    又方 五倍子一個,略挖破,入生明礬于內,紙包浸濕火內燒存性,研細。每用少許吹入。

    又方 鮮白果搗爛,用棉裹絞汁入耳,膿血自止。

    又方 蛇蛻卷條插入耳內,其膿吸盡自愈。

    又方 紅棗一枚去核,入雄黃三分,燒干研末,用管吹入耳內。

    又方 柿蒂不拘多少, 存性,研細吹。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