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本草綱目拾遺》 天師栗

    作者: 趙學(xué)敏

    即娑羅子

    一名娑羅子,治胃痛最驗。綱目于主治下失載。通雅娑羅,外國之交讓木也,葉似,皮似玉蘭,色蔥白,最潔,鳥不棲,蟲不生,子能下氣。益部方物記∶生峨嵋山中,類枇杷,數(shù)葩合房,春開,葉在表,花在中,或言根不可徙。吳船錄∶木葉如海桐,又似楊梅,花紅白色,春夏間開,長安客話,臥佛寺內(nèi)娑羅樹二株,子如橡栗,可療心疾。宸垣識略∶娑羅花苞大如拳,葉如枇杷,凡二十余葉相沓捧,苞類桐花,一簇三十余朵,經(jīng)月方謝。

    留青日札∶娑羅樹出西番海中,予在潯州時,官圃一株甚巨,每枝生葉七片,有花穗甚長,而黃如栗花,秋后結(jié)實如栗,可食,正所謂七葉樹也。藥性考∶娑羅子一枝七葉九葉,苞如人面,花似牡丹,香白。

    肉味苦、微涼,寬中下氣,治胃脘肝膈膨脹,疳積瘧痢,吐血勞傷,平胃通絡(luò)。用陰陽瓦炙灰,或酒煨食俱效。單用不入他藥,或稱天師栗,非也。葛祖遺方∶味甘溫?zé)o毒,治心胃寒痛蟲痛,性溫殺蟲。

    胃痛∶百草鏡用娑婆子,即娑羅子也。以一枚去殼,搗碎煎服,能令蟲從大便出,三服除九種心痛,楊春涯驗方∶娑羅子即武吉,燒灰沖酒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孟顯
  • 作者:
    寧原
  • 作者:
    ?
  • 作者:
    王懷隱、陳昭遇等
  • 作者:太平惠民和劑局所 朝代:初刊于宋?元豐年間 年份:公元1078年-1085年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公元 1151 年)宋.陳師文等撰。十卷。收集當(dāng)時醫(yī)家及民間常用有效方劑,劑型多用丸散,便于服用保存,是當(dāng)時的配方手冊。

    作者:
  • 作者:
    未知
  • 作者:
    戴思恭
  •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yùn)用。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