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幼科心法要訣》 衄血

    作者: 未知

    衄血之候鼻干燥,身熱不渴苦頭疼,失表分汗麻桂治,內(nèi)熱犀角瀉心清。

    【注】衄血者,鼻中出血也。其候鼻中干燥,身熱不渴,苦頭痛,是熱傷陽絡(luò)也。有因傷寒失汗衄血者,乃熱郁于營。其身無汗,宜以麻黃湯汗之;身有汗者,宜以桂枝湯解之,設(shè)無表病,因內(nèi)熱而衄者,宜以犀角地黃湯清之。熱盛者,四物三黃瀉心湯瀉之。外俱用發(fā)灰散,或黑梔子未吹鼻,其衄自止。

    麻黃湯

    麻黃 杏仁(炒去皮尖) 桂枝 甘草(生)

    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傷寒失表營郁熱,身熱無汗血妄行,須用麻黃湯調(diào)治,桂枝麻黃杏草同。

    桂枝湯

    桂枝 芍藥 甘草(炙) 生姜 大棗

    水煎服。

    犀角地黃湯

    牡丹皮 白芍藥 犀角 生地黃

    水煎服,便硬者加川大黃。

    【方歌】犀角地黃湯,治衄效非常,丹皮芍犀地,便秘加大黃。

    四物三黃瀉心湯

    川芎 當(dāng)歸(酒洗) 生地黃 赤芍藥 黃芩 黃連 川大黃(酒洗)

    水煎服。

    【方歌】四物三黃瀉心湯,熱盛吐衄功最良,芎歸生地赤芍藥,黃芩黃連川大黃。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