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棕櫚

    拼音注音Zōnɡ Lǘ別名

    棕衣樹、棕樹、陳棕、棕板、棕骨、棕皮

    英文名PETIOLUS TRACHYCARPI來源

    本品為棕櫚科植物棕櫚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f.)H. Wendl. 的干燥葉柄。采棕時割取舊葉柄下延部分及鞘片,除去纖維狀的棕毛,曬干。

    性狀

    本品呈長條板狀,一端較窄而厚,另端較寬而稍薄,大小不等。表面紅棕色,粗糙,有縱直皺紋;一面有明顯的凸出纖維,纖維的兩側(cè)著生多數(shù)棕色茸毛。質(zhì)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無臭。味淡。

    貯藏

    置干燥處。

    炮制

    棕櫚: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

    棕櫚炭:取凈棕櫚,照煅炭法(附錄Ⅱ D)制炭。

    鑒別

    取本品粉末1g,加水20ml,加熱5 分鐘,濾過,濾液用水稀釋成20ml。取濾液1ml ,加三氯化鐵試液2~3滴,即生成污綠色絮狀沉淀;另取濾液1ml ,加氯化鈉明膠試液3 滴,即顯白色渾濁。

    歸經(jīng)

    歸肺、肝、大腸經(jīng)。

    性味

    苦、澀,平。

    功能主治

    收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

    用法用量

    3~9g,一般炮制后用。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霸王七拼音注音Bà Wánɡ Qī別名萬年炦、炦七。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野風(fēng)仙花的塊根。9~12月間采挖,除去須根,曬干。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野鳳仙花“條。性狀干燥塊根呈紡錘形或長橢圓形,長約2~4厘米,相約1......
  • 《中藥大辭典》:霸王根拼音注音Bà Wánɡ Gēn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春、秋采挖,曬干。用時切段。生境分布生于荒漠地帶砂礫質(zhì)河流階地、低山山坡、碎石低丘和干河床。分布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原......
  • 《全國中草藥匯編》:霸王鞭拼音注音Bà Wánɡ Biān別名刺金剛、金剛纂來源大戟科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以全草(乳汁)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微苦、澀,平。有毒。注意毒性劇烈,用時宜慎。功能主治祛風(fēng)消......
  • 拼音注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鞭葉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stichum craspedosoru......
  • 《全國中草藥匯編》:鞭葉鐵線蕨拼音注音Biān Yè Tiě Xiàn Jué別名巖虱子、有尾鐵線蕨、過山龍來源蕨類鐵線蕨科鞭葉鐵線蕨Adiantum caudatum 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長江流域及東南、西南。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