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虛喉痛,喉痛不作寒熱,或微作寒熱,精神倦怠,飲食減少,面色萎弱或浮紅,脈象虛小,重按更微。方用炙甘草一錢煎服即愈。如其不愈,炙甘草桔梗各一錢,煎服,分多次服下。此病因中氣虛,少陰心經(jīng)之火不能下降也。少陰之經(jīng),心火與腎水同氣,心火下降交于腎水,不逆沖咽喉,則咽喉不痛。心火下降,全賴中氣,心火上逆,中氣必虛。故用炙甘草養(yǎng)中降火。不瘥者,心火不降,肺金必傷,金被火刑,收斂滯塞,肺主津液,津凝成膿,咽喉之間,即起白點。故甘草湯加桔梗,以補中排膿降肺也。脈象虛小,中虛之象。若重按更虛,誤治即死。
(公元495 ~ 499 年)南齊、龔慶宣著。五卷?,F(xiàn)存最早的外科專書,主要有外傷、癰疽、濕疹、疥癬等。對疔疽引起的膿毒血癥的早期治療,外傷腸出的醫(yī)護,切口引流的部位以及消毒 手術等方面有獨到之處。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中虛喉痛,喉痛不作寒熱,或微作寒熱,精神倦怠,飲食減少,面色萎弱或浮紅,脈象虛小,重按更微。方用炙甘草一錢煎服即愈。如其不愈,炙甘草桔梗各一錢,煎服,分多次服下。此病因中氣虛,少陰心經(jīng)之火不能下降也。少陰之經(jīng),心火與腎水同氣,心火下降交于腎水,不逆沖咽喉,則咽喉不痛。心火下降,全賴中氣,心火上逆,中氣必虛。故用炙甘草養(yǎng)中降火。不瘥者,心火不降,肺金必傷,金被火刑,收斂滯塞,肺主津液,津凝成膿,咽喉之間,即起白點。故甘草湯加桔梗,以補中排膿降肺也。脈象虛小,中虛之象。若重按更虛,誤治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