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脈既明,吉兇當(dāng)別。經(jīng)脈之外,又有真脈。
肝絕之脈,循刀責(zé)責(zé)。心絕之脈,轉(zhuǎn)豆躁疾。
脾則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
肺絕如毛,無根蕭索,麻子動搖,浮波之合。
腎脈將絕,至如省客,來如彈石,去如解索。
命脈將絕,蝦游魚翔,至如涌泉,絕在膀胱。
真脈既形,胃氣已無。參察色證,斷之以臆。
以上正文之論脈,首先源派,次及流行,次則左右男女定位,次則五臟陰陽合時。寒熱,則屬之遲數(shù)。內(nèi)外,則別之浮沉。以至虛實(shí)異形,正邪各狀。因脈知病,因病識脈。病則該于瘡瘍女幼,脈則窮于奇經(jīng)反關(guān),可謂明且詳矣。然而諸脈之外,更有所謂真脈者,大關(guān)生死,故又審別于卷末焉。夫人稟五行而生,則五行原吾身之固有。外與天地通,內(nèi)與谷神合,是得以默運(yùn)潛行而不顯然彰露。設(shè)五臟之元真敗絕,谷神不將,則五行之死形,各隨臟而見矣。在肝如循刀責(zé)責(zé)。(強(qiáng)勁弦急,按之切手。
)所謂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者,無有也。在心如轉(zhuǎn)豆躁疾。(前屈后居,柔滑全無。)所謂累累如連珠,如循瑯者,無有也。在脾如雀啄粒,(堅銳連屬。)如屋之漏,(許久一滴,二脈乍疏乍數(shù)。)如水之流,(去而不返。)如杯之覆。(止而不揚(yáng)。)所謂和柔相離,如雞踐地者無有也,在肺如毛,無根蕭索,(上則微茫,下則斷絕。)麻子動搖,(微散而亂。)浮波之合。(浮促無根。)所謂厭厭聶聶,如落榆莢者無有也。在腎至如省客,(省,問之??鸵恢良慈ァ#﹣砣鐝検?,(彈搏而來,所藏盡出。)去如解索。(解散而去,欲藏?zé)o入。)所謂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者無有也。
在命門右腎,與左腎同,但內(nèi)涵相火。故其絕也,如蝦之游,如魚之翔,忽爾靜中一躍,火欲絕而忽焰之象也。在膀胱,至如涌泉,(泛濫不收。)以其藏津液而為州都之官,故絕形如此。蓋脈之和柔得體者,胃氣與之俱耳。胃氣者,即生生水谷之氣也。
胃氣微少,亦成病,何況于無。無則生生之根本先絕,而五臟欲自持久,不可得矣。
若能再察色證而以臆斷之,理當(dāng)不爽。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脈既明,吉兇當(dāng)別。經(jīng)脈之外,又有真脈。
肝絕之脈,循刀責(zé)責(zé)。心絕之脈,轉(zhuǎn)豆躁疾。
脾則雀啄,如屋之漏,如水之流,如杯之覆。
肺絕如毛,無根蕭索,麻子動搖,浮波之合。
腎脈將絕,至如省客,來如彈石,去如解索。
命脈將絕,蝦游魚翔,至如涌泉,絕在膀胱。
真脈既形,胃氣已無。參察色證,斷之以臆。
以上正文之論脈,首先源派,次及流行,次則左右男女定位,次則五臟陰陽合時。寒熱,則屬之遲數(shù)。內(nèi)外,則別之浮沉。以至虛實(shí)異形,正邪各狀。因脈知病,因病識脈。病則該于瘡瘍女幼,脈則窮于奇經(jīng)反關(guān),可謂明且詳矣。然而諸脈之外,更有所謂真脈者,大關(guān)生死,故又審別于卷末焉。夫人稟五行而生,則五行原吾身之固有。外與天地通,內(nèi)與谷神合,是得以默運(yùn)潛行而不顯然彰露。設(shè)五臟之元真敗絕,谷神不將,則五行之死形,各隨臟而見矣。在肝如循刀責(zé)責(zé)。(強(qiáng)勁弦急,按之切手。
)所謂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者,無有也。在心如轉(zhuǎn)豆躁疾。(前屈后居,柔滑全無。)所謂累累如連珠,如循瑯者,無有也。在脾如雀啄粒,(堅銳連屬。)如屋之漏,(許久一滴,二脈乍疏乍數(shù)。)如水之流,(去而不返。)如杯之覆。(止而不揚(yáng)。)所謂和柔相離,如雞踐地者無有也,在肺如毛,無根蕭索,(上則微茫,下則斷絕。)麻子動搖,(微散而亂。)浮波之合。(浮促無根。)所謂厭厭聶聶,如落榆莢者無有也。在腎至如省客,(省,問之??鸵恢良慈ァ#﹣砣鐝検?,(彈搏而來,所藏盡出。)去如解索。(解散而去,欲藏?zé)o入。)所謂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者無有也。
在命門右腎,與左腎同,但內(nèi)涵相火。故其絕也,如蝦之游,如魚之翔,忽爾靜中一躍,火欲絕而忽焰之象也。在膀胱,至如涌泉,(泛濫不收。)以其藏津液而為州都之官,故絕形如此。蓋脈之和柔得體者,胃氣與之俱耳。胃氣者,即生生水谷之氣也。
胃氣微少,亦成病,何況于無。無則生生之根本先絕,而五臟欲自持久,不可得矣。
若能再察色證而以臆斷之,理當(dāng)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