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夏季食療方

    鮮蘑絲瓜煲

    【配料】

    取絲瓜500克,鮮蘑菇200克,熟火腿末20克,精鹽5克,生菜30克,黃酒15克,味精2克,精制植物油300克,濕淀粉5克,雞油8克,鮮湯250克。

    【制法】

    先將絲瓜削去皮一剖二爿,去掉芯,切成6.5厘米左右長的一指條,用刀修成一樣粗細(xì)。鮮蘑菇剪去根,用冷水洗凈,撈出瀝干水。炒鍋上火,放油燒到三成熱,放入絲瓜,用鐵勺推拌拉油,拉至變色收縮,倒入漏勺瀝油。原鍋上火加鮮湯,放入絲瓜、鮮蘑菇、黃酒、精鹽、味精,用旺火燒滾,改溫火燜一燜,燜到鮮蘑菇熟軟轉(zhuǎn)旺火,淋濕淀粉著薄芡。煲上火加底油燒熱,放入生菜墊底,隨即倒入鮮蘑菇、絲瓜,淋入雞油,撒上火腿末,上蓋加熱2分鐘即成。本品特點(diǎn)為色澤潔白,紅綠相映,吃口鮮嫩,祛暑清心,涼血解毒,通絡(luò)行血,利腸下乳,補(bǔ)脾開胃。

    雞油黃瓜煲

    【配料】

    取黃瓜500克,雞油15克,精鹽4克,味精3克,黃酒5克,鮮湯200克,精制植物油200克,香菜15克,火腿片5片。

    【制法】

    先將黃瓜用刀削去皮,一剖兩半,挖掉芯,切成6.5厘米左右長的一指條,用刀修成一樣粗細(xì)備用。炒鍋燒熱,放入油,燒至三成熱,放入黃瓜拉油,至黃瓜軟癟,撈出瀝油。鍋中放鮮湯,加黃瓜、精鹽、味精、黃酒,燒滾后轉(zhuǎn)溫火燜一燜,燜酥后改旺火燒滾,淋濕淀粉,用鐵勺推勻,推和成薄芡。煲加底油燒熱,下香菜,把黃瓜連鹵倒入,淋上雞油,放上火腿片,加蓋即成。本品特點(diǎn)為色澤多樣,口味肥鮮,溫中益氣,補(bǔ)精添髓,清熱利尿。

    泥鰍豆腐煲

    【配料】

    取泥鰍150克,豆腐1盒,蠔油25克,醬油25克,白糖6克,胡椒粉2克,蔥花5克,生姜末5克,香菜25克,黃酒20克,精制植物油300克,濕淀粉10克,鮮湯250克。

    【制法】

    先將豆腐切方丁,放入沸水鍋中,熄火浸3分鐘備用。泥鰍宰殺后剪去頭、尾,剖腹去腸,用沸水沖一下,再用絲瓜筋或布抹去魚身粘液,洗凈,放人碗中,加黃酒、醬油拌一拌待用。起油鍋燒至七成熱,將泥鰍投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倒入漏勺瀝油。原鍋留少許油,下蔥花、生姜末煸香,放入豆腐、泥鰍,噴酒,加鮮湯,滾燒至豆腐起孔,放入蠔油、白糖、醬油、味精,燒滾,淋濕濕淀粉勾薄芡,盛入放好香菜的熱煲中,撒上胡椒粉,蓋上煲蓋即成。本品特點(diǎn)為豆腐軟嫩入味,泥鰍肥鮮,補(bǔ)中益氣,清熱利尿。

    草菇雞脯煲

    【配料】

    取雞脯肉400克,鮮草菇200克,火腿末6克,雞蛋清30克,生姜末5克,精鹽4克,白糖5克,黃酒10克,味精3克,精制植物油500克(實(shí)耗約50克),雞油10克,香菜10克,胡椒粉2克,雞湯200克,淀粉10克。

    【制法】

    先將雞脯肉剔去筋衣后,批成4厘米長、1.6厘米寬、4毫米厚的片,放人碗中,先加精鹽、味精拌一下,再加入雞蛋清捏和,放干淀粉拌至漿粉粘包上雞片。鮮草菇洗凈斜批成片,備用。炒鍋燒熱,用油滑鍋后,加油燒至四成熱,推人上漿雞片,用鐵勺滑散,至斷紅倒入漏勺瀝油。原鍋放火上,留少許油,下生姜末爆一下,加雞湯、精鹽、黃酒、味精,用旺火燒滾后,放入草菇片和滑過油的雞片,待滾起即下濕淀粉,用鐵勺推勻勾成米湯薄芡,起鍋倒入放在火上、加有底油、香菜的熱煲中,淋人雞油,撒胡椒粉,加蓋墊襯盆上桌。本品特點(diǎn)為草菇糯軟,雞脯滑嫩味鮮,補(bǔ)脾益氣,清暑解熱,補(bǔ)精添髓。

    雞茸苦瓜煲

    【配料】

    取苦瓜500g,雞脯200g,海米50g,豌豆苗(豌豆頭)50g,生姜末5克,雞蛋1只,鹽2g,醬油4g,黃酒10g,糖6g,味精3g,胡椒粉2g,干淀粉20g,精制植物油200g,雞油15g,雞湯200g。

    【制法】

    將苦瓜切成2.5厘米長的段,去掉瓜心。雞脯去筋衣后斬成茸。海米用溫水泡軟后切成末。將雞茸、海米末、生姜末放在碗中,加入雞蛋、精鹽、黃酒、味精、干淀粉、水少許拌勻成餡??喙蟽?nèi)撒一些干淀粉,隨后把雞茸餡用刮板刮入苦瓜內(nèi),兩端刮平后,用蛋糊粘牢。炒鍋上火,放油燒熱,投入苦瓜,煎至兩端色黃,噴入黃酒,加醬油、白糖、味精、雞湯,燒滾后,轉(zhuǎn)小火燜燒至瓜酥餡熟,改旺火淋濕淀粉著成流芡。煲上火燒熱,加少許油燒熱,放入豌豆苗拌一下,倒入苦瓜,淋雞油,撒上胡椒粉,加蓋上桌。本品特點(diǎn)為苦瓜酥爛微苦,餡心嫩鮮,清熱解毒,補(bǔ)脾開胃。

    黃芪銀花粥

    【配料】

    生黃芪50g、金銀花40g、粳米50g。

    【制法】

    將配料洗凈,將生黃芪、金銀花裝入已消毒的紗布袋中,放入砂鍋內(nèi),加入1000ml水,煮沸20min,將紗布袋及藥渣撈去,放入洗凈的粳米,煮爛成粥。

    【服法】

    佐餐食用,分2次服完。

    【運(yùn)用】

    此膳能清暑熱,解濕毒,夏季感受暑濕之邪,發(fā)熱,四肢倦怠,惡心厭食者可選用此膳。

    蓮子龍眼肉薄荷粥

    【配料】

    蓮子50g,龍眼肉40g,薄荷葉30g,粳米50g。

    【制法】

    將配料放入砂鍋內(nèi),放入1000ml水,煮爛成粥。

    【服法】

    佐餐食用,分2次服完。

    【運(yùn)用】

    本膳能補(bǔ)脾腎、清暑熱,平素大便溏薄,腰膝酸軟者可選用此膳。

    參芪山藥杞子粥

    【配料】

    太子參60g,生黃芪40g,淮山藥40g,枸杞子30g,粳米50g。

    【制法】

    將太子參、生黃芪切成薄片,將淮山藥打碎,將粳米洗凈,一并放入砂鍋內(nèi),放入1000ml水(清井水最好)。煮至米爛粥成。

    【服法】

    佐餐食用,分2次服完。

    【運(yùn)用】

    此膳能健脾,補(bǔ)肺,益肝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所致的活動后氣短,咯痰量多者可選用。

    六一豆?jié){

    【配料】六一散6g,豆?jié){兩碗,白砂糖適量。

    【制法】

    將六一散和豆?jié){同煮,煮沸后加白糖調(diào)味即成。

    【服法】

    每日1劑,溫?zé)釙r飲用。

    【運(yùn)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暑、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作為暑熱天氣的保健飲料,對小便不暢、尿黃、尿痛、口渴、頭身困重等癥有較好的治療作用。中老年人耐高溫的功能下降,宜服本膳以預(yù)防中暑。

    燈心苦瓜飲

    【配料】

    燈心草20g,鮮苦瓜150g,食鹽、味精各適量。

    【制法】

    把燈心草、苦瓜一起放入鍋內(nèi),用文火煮半小時,去渣取汁,加食鹽、味精調(diào)味即可。

    【服法】

    每日1劑,分次作飲料飲用。

    【運(yùn)用】

    本方具有清心降火、利尿通淋的作用,可治療夏天暑熱傷人所致的身熱、汗多、心煩、口渴、倦怠乏力、尿少色黃等癥。

    五味豬肚

    【配料】黃連3g,知母、花粉、麥冬各9g,烏梅1.5g,豬肚1只,食鹽少許。

    【制法】

    將豬肚洗凈,在沸水中焯去血水。烏梅研末。然后將黃連、知母、花粉、麥冬、烏梅、食鹽均納入豬肚中,并用麻線縫好切口,上籠蒸2小時,蒸酥后去藥即可。

    【服法】

    佐餐分次食豬肚。

    【運(yùn)用】

    本方具有清熱降火、滋陰補(bǔ)虛的功能,可治療夏天暑熱傷津所致的低熱、口渴、煩躁、失眠、納呆、神疲等癥,也可治療糖尿病、小兒夏季熱。體質(zhì)較好的中老年人,夏季宜長食本膳。

    葡萄煎

    【配料】

    鮮葡萄汁100ml,鮮藕汁100ml,鮮生地汁50ml,蜂蜜25ml。

    【制法】

    取新鮮干凈的葡萄、藕、生地適量,分別置于陶瓷器皿中擠壓榨汁,用紗布過濾取汁,再將三者放入砂鍋內(nèi),煮沸后加入蜂蜜沖服。忌用鐵器烹調(diào)。

    【服法】

    每日1劑,分次服用。

    【運(yùn)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利尿通淋的功能,可治療夏季口渴、無汗、尿少色黃等癥。亦可運(yùn)用于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結(jié)石。陰虛體質(zhì)的中老年人宜在夏天常飲本膳。

更多中藥材
  • 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有人會把紅豆和赤小豆弄混,其實(shí)這兩種豆子還是有區(qū)別的,無論從外形還是功效上,兩者都不太一樣。紅豆圓而大,常常用作食材,具有化濕補(bǔ)脾的功效,對于脾胃虛弱的人比較實(shí)用。而赤小豆扁而小,常用于入藥,具有利濕消腫,清熱退黃的功效,......
  • 羅漢果大家應(yīng)該都熟悉,它具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所以有些人咳嗽,咽痛或者便秘死都習(xí)慣用它來泡水喝。但我們要注意,羅漢果味甘性涼,對于脾胃虛寒者并不適合使用,大家一定要記住。......
  • 中醫(yī)認(rèn)為,肥胖都是由脾虛所導(dǎo)致的,脾胃虛弱會導(dǎo)致身體水濕運(yùn)化和排泄能力下降,濕氣重便由此而來。而濕氣重的人大多偏好重口味,肥膩食物吃多了又反過來造成身體痰濕過重,從而發(fā)胖。不僅如此,濕氣重還會加重身體運(yùn)化不暢,體內(nèi)廢物損失無法排出,就容易出......
  • 每一種藥物最好都要錯開,不同的西藥之間服用的話,有些像解抗的藥物,我們就錯開服用,錯半小時。中藥西藥之間,我們服用的話,盡量錯開個半小時會好一點(diǎn),以避免發(fā)生不良的化學(xué)反應(yīng)。......
  • 我們知道中醫(yī)治病是用藥物的偏性來糾正我們體內(nèi)的這個營養(yǎng)的偏性,假如這個人是個寒涼的體質(zhì),我們用溫?zé)岬乃幇?,這是正常對應(yīng)的。假如寒涼的體質(zhì)用這個寒涼的藥,這個藥對身體都是有毒副作用,這個是不能用的。還有下面一句話呢,就是能不能長期服用,如果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