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小兒夜啼方第九十二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小兒夜啼者,臟冷故也,夜陰氣盛,與冷相并則冷動,冷動與臟氣相搏,或煩或痛,令兒夜啼也。亦有犯觸禁忌,令兒夜啼。

    《龍門方》∶取鏡系床腳即止。

    又方∶書臍上作田字,瘥。

    《短劇方》少小夜啼至明安寢,夜輒啼,芎散方∶芎(二分)術(shù)(二分)房己(二分)凡三物,搗下篩,二十日兒未能服散者,以乳汁和之,服如麻子一丸,兒大能散,散者,服之多少,以意節(jié)度。

    《產(chǎn)經(jīng)》∶真珠少許,以水和,涂腹上。

    又方∶取車膏著臍中。

    《集驗方》取空井中草,懸戶上,勿令母知。

    今按∶《本草拾遺》云∶井口邊草,潛著母臥席下,勿令知。

    《玄感方》取干(牛)屎手許,安母臥席下,(臥上)勿令母子俱知,吉。

    《葛氏方》∶取犬頸下毛,縫囊裹以系兒兩手立止。

    又方∶暮取兒衣,以系柱。

    《千金方》∶以妊身時,食飲偏有所思物,(以此)哺兒愈。

    《本草拾遺》云∶灶中土及四交道中土,合末以飲小兒,辟夜啼。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