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卒死方第一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卒死者,由三虛而遇賊風(fēng)所為也。三虛,謂乘年之衰,一也;逢月之空,二也;失時(shí)之和,三也。人有此三虛,而謂為賊風(fēng)所傷,使陰氣偏竭于內(nèi),陽(yáng)氣阻隔于外,二有《葛氏方》治卒死,或先有病痛,或居常倒仆奄忽而絕,皆是中惡。治之方∶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兩耳,極則易人,亦可以竹筒吹之,并側(cè)身遠(yuǎn)之,莫臨死人上。

    又方∶以蔥葉針其耳,耳中、口中、鼻中血出者莫怪,無血難治,有血是治候也。

    又方∶以綿漬好苦酒中,須臾出,置死人鼻中,手按令汁入鼻中,并持其手足莫令驚。

    又方∶以人小便灌其面數(shù)回,即能語(yǔ),此扁鵲法也。

    又方∶末皂莢如大豆,吹其兩鼻孔中,遷則氣通。

    又方∶搗女青屑以重一錢匕,開口納喉中,以水若酒送之,立活。

    又方∶灸臍中百壯。

    又方∶灸其頤下宛宛中名承漿十壯。

    又方∶灸心下一寸。

    《集驗(yàn)方》治卒死方∶取牛馬矢汁飲之,無新者,水和干者取汁。

    又方∶取灶突中墨如彈丸,漿水和飲之,須臾三四服之。

    又方∶取梁上塵如大豆粒,著竹筒中吹鼻中,與俱一時(shí)吹之。

    又方∶灸膻中穴。

    又方∶取竹筒吹其兩耳,不過三。

    《新錄方》治卒死方∶韭根搗取汁,服六七合。

    又方∶桃白皮,切,一升,水二升,煮取八合,一服之十里,久不瘥,更服之。

    《僧深方》治卒死中惡雷氏千金丸方∶大黃(五分)巴豆(六十枚)桂心(二分)樸硝(三分)干姜(二分)凡五物,冶下篩,和白蜜冶三千杵,服如大豆二丸,老小以意量之。

    《枕中方》治卒忤惡鬼魍魎欲死者,書額上作“鬼”字即愈。

    《龍門方》療卒死方∶取繩圍死者辟腕,男左女右,以繩當(dāng)大椎伸繩向下,當(dāng)繩頭灸脊上五十壯。

    又方∶糞汁灌鼻。

    又方∶以蔥黃心刺鼻中入七八寸,男左女右,立驗(yàn)。

    又方∶搗韭汁灌鼻即活。

    又方∶桂屑著舌下即活。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