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肺痿方第十五(四)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肺主氣,為五臟上蓋。氣主皮毛,故易傷于風(fēng)邪。風(fēng)邪傷于腑臟,而血?dú)馓摎?,能咳《廣利方》療肺痿唾膿血腥臭,連連嗽不止,漸將羸瘦,形容枯方∶紫菀頭(二十一枚,髻子充)桔梗(十二分,微炙)天門(mén)冬(八分)茯苓(十二分)生百合切,以水二大升煮取九合,食后良久分溫三服,服如人行五六里,進(jìn)一服,要利,加芒硝八《玄感傳尸方》主肺痿咳嗽,上氣不得臥,多粘唾等瀉肺湯方∶葶藶子(三兩,微火熬令紫色,搗如泥之)大棗(二十枚,破)桑根白皮(三兩,切)凡三味,以水三升煮棗及桑皮,取一升,去滓,納葶藶子泥如彈丸許,攪令消散,更煮三分生冷又云∶肺痿、骨蒸、氣,若吐血、聲破,或多唾、或口干兼渴不能食,單服小便方∶單服自身及他人小便百日即瘥。日四服,一服一升。

    《集驗(yàn)方》治肺痿咳吐涎沫不止,咽燥而不渴方∶生姜(五兩)人參(三兩)甘草(四兩,炙)大棗(十五枚,擘)凡四物,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今按∶《千金方》∶甘草三兩,大棗十枚。)

更多中醫(yī)書(shū)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