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心方》 治大腸病方第十五

    作者: 日本、丹波康賴

    《病源論》云∶大腸氣盛則為有余,則病腸內(nèi)切痛,如錐刀刺,無休息,腰背寒痹,攣(力大腸《千金方》治大腸虛寒,利下青白,腸虛雷鳴相逐黃連補(bǔ)湯方∶黃連(四兩)茯苓(三兩)芎(三兩)酸石榴皮(五具)地榆(五兩)伏龍肝(雞子大一六味,切,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下伏龍肝屑,攪撓調(diào),分三服。

    又云∶治大腸實熱,腹脹不通,口生瘡,生姜泄腸湯方∶宿姜(三兩)橘皮(三兩)大棗(十四枚)青竹茹(三兩)生地黃(十兩)桂心(一兩)黃十一味,切,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芒硝,分三服。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