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菟絲子(酒浸1宿,別搗)1兩,鹿茸(去毛,酥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澤瀉1兩,石龍芮1兩,巴戟天(去心)半兩,桑螵蛸(炒)半兩,芎半兩,五味子半兩,覆盆子半兩,木香半兩。
上為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虛勞痿弱,元陽痼冷。
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為“大菟絲丸”。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菟絲子(酒浸1宿,別搗)1兩,鹿茸(去毛,酥炙)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澤瀉1兩,石龍芮1兩,巴戟天(去心)半兩,桑螵蛸(炒)半兩,芎半兩,五味子半兩,覆盆子半兩,木香半兩。
制法上為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痿弱,元陽痼冷。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據(jù)劑型當為“大菟絲丸”。
摘錄《普濟方》卷二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