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病源論》云∶腎氣盛,為志有余,則病腹脹,飧泄,體腫,喘咳,汗出目黑,小便黃。
是也《千金方》治腎氣虛寒,陰痿,腰脊痛,身重緩弱,言音混濁,陽氣頓絕方∶生地黃(五斤,干)蓯蓉(八兩)白術(八兩)巴戟天(八兩)麥門冬(八兩)茯苓(八兩)兩)干姜(五兩)十二味,為散,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云∶治腎實熱,小腹脹滿,四肢正黑,耳聾,夢腰脊離解,夢伏水等氣急,瀉腎湯方∶大黃(三兩,以水一升,密器中宿漬,碎如雀頭大)生地黃(五兩)甘草(二兩)茯苓(三硝(三兩)十味,以水九升,煮取七味,取二升五合,去滓。別漬大黃,納藥汁中,更取二升三合,去《耆婆方》治腎氣虛,則夢使人見舟船溺人。冬時夢見伏水中,及在水行,若有恐畏,惡人秦膠石斛澤瀉防風人參(各一分)茯苓黃芩干地黃遠志(各八分)十味,切,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四十五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于2001年2月28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
2001年2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01年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修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病源論》云∶腎氣盛,為志有余,則病腹脹,飧泄,體腫,喘咳,汗出目黑,小便黃。
是也《千金方》治腎氣虛寒,陰痿,腰脊痛,身重緩弱,言音混濁,陽氣頓絕方∶生地黃(五斤,干)蓯蓉(八兩)白術(八兩)巴戟天(八兩)麥門冬(八兩)茯苓(八兩)兩)干姜(五兩)十二味,為散,食后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云∶治腎實熱,小腹脹滿,四肢正黑,耳聾,夢腰脊離解,夢伏水等氣急,瀉腎湯方∶大黃(三兩,以水一升,密器中宿漬,碎如雀頭大)生地黃(五兩)甘草(二兩)茯苓(三硝(三兩)十味,以水九升,煮取七味,取二升五合,去滓。別漬大黃,納藥汁中,更取二升三合,去《耆婆方》治腎氣虛,則夢使人見舟船溺人。冬時夢見伏水中,及在水行,若有恐畏,惡人秦膠石斛澤瀉防風人參(各一分)茯苓黃芩干地黃遠志(各八分)十味,切,搗篩為散,以酒服方寸匕,日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