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宗金鑒》 痘疔

    作者: 吳謙

    痘疔梟毒亂正瘡,色紫黑黯形堅強,先出先長妨諸痘,針刺隨貼四圣良。

    [注]

    痘疔之成,由梟毒蘊伏,錮蔽于肌肉之間,痘未出疔先出,痘未長疔先長,其色紫黑其形堅強,五藏各有所見,心疔色赤,起于顴阜胸乳之處,肝疔色紫,起于左太陽,左脅眼胞,兩臀阜之處,脾疔色先黃后黑,起于腮頰,中庭,口角,肚腹,手足之處,肺疔色先灰后黑,起于右太陽,右脅,頸項,喉突之處,腎疔色黑,起于地合后,頸耳窖,背窬,腰脊,陽莖之處,見時急用銀針刺破,以泄毒血,刺后用四圣膏貼患處,若遲延不治,能使痘當發(fā)不發(fā),當脹不脹,當灌不灌,而百變生矣。

    (四圣膏)菉豆四十九粒豌豆四十九粒俱燒灰存性珍珠一分煅頭發(fā)一分燒灰以上為細末,以棉燕脂水調(diào)和成膏,將銀針撥開瘡頭,然后涂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