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三月花

    《全國中草藥匯編》:三月花別名

    報春花、華紫報春花

    來源

    報春花科三月花Primula sinopurpurea Balf. f.,以全草入藥。

    生境分布

    云南紅河。

    性味

    麻、微苦,微溫。

    功能主治

    止血,消疳。主治產(chǎn)后流血不止,紅崩,小兒疳積,結(jié)核,病后體虛。

    用法用量

    3~5錢。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三月花拼音注音Sān Yuè Huā來源

    藥材基源:為報春花科植物滇北球花報春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rimula denticulata Smithsubsp.sinodenticulata W.W Smith et Forr.[P.denticulataSmith subsp.Alta(Balf.F.Et Forr.) W.W.Ssmith et Fletcher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500-3000m的山坡草地和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匹川西部(石棉、普格、滬定)、貴州(貴陽、水城、雷山)和云南(騰沖、龍陵、水平、馬關(guān)、大理、麗江、雙柏、易門、昆明)。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根須狀,鮮時白色肉質(zhì)。葉基生,蓮座狀;開花期葉叢基部有芽鱗,宿存,闊卵形,長1.5-4cm,寬1-2cm,稍帶肉質(zhì),先端通常漸尖,無粉或被稀薄的粉質(zhì)腺體。葉柄近于無或有時與葉片近等長,具寬翅;葉片長圓形至倒披針形,連柄長3-15cm,寬1.5-4cm,果期可長達(dá)20cm或更長,先端圓形或鈍,基部漸狹,邊緣具小牙齒和緣毛,通常極窄外卷,上面被短柔毛或變無毛,下面沿葉脈被毛或近于無毛,老葉下面具粉質(zhì)腺體或有時被白色或淡黃色粉。花葶粗壯直立,長達(dá)葉叢的6倍以上,無毛或被短柔毛,無粉或上部被粉;頂生傘形花序近頭狀,花直立,有花數(shù)十朵;苞片披針形,長5-10mm,先端鈍或稍漸尖,基部稍膨大并常被粉,邊緣互相覆蓋;花梗極短或有時長達(dá)5mm;花萼狹鐘狀,長5-10mm,被粉或粉質(zhì)腺體,5裂,分裂達(dá)中部或更深,裂片窄長圓狀披針形,常染紫色,先端鈍或銳尖,邊緣具短緣毛;花冠高腳碟形,藍(lán)紫色或紫紅色,極少白色,冠筒口周圍黃色,冠筒長8-12mm,冠檐直徑1-2cm,裂片倒卵形,先端2深裂;長花柱花:雄蕊著生處距冠筒基部約3mm,花柱長6-7mm;短花柱花:雄蕊著生處距冠筒基部約6mm,花柱長1.5-2mm.蒴果球形,短于花萼?;ㄆ?-4月,果期4月。

    性味

    辛;微苦;性微溫

    功能主治

    散瘀止血。主產(chǎn)后惡露不盡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í Yè Lónɡ Dǎn別名奧拉毛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匙葉龍膽的帶根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entiana spathulifolia Maxim.et Kusnez.采收和儲藏:6-......
  • 拼音注音Chí Gēnɡ Ténɡ別名武靴藤、金剛藤、蛇天角、飯杓藤來源蘿藦科匙羹藤屬植物匙羹藤Gymnema sylvestre (Retz.)Schult.[G. alterniflorum (Lour.)Merr.],以根及全株入藥。......
  • 拼音注音Shēn Tiáo別名人參條英文名Panax ginseng C.A.Mey來源藥材基源:為五加科植物人參根莖上的不定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anax ginseng C.A.Mey.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挖,洗凈,曬干。原形態(tài)多年生......
  • 拼音注音Chā Fēn Liǎo別名酸不溜、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來源蓼科叉分蓼Polygonum divaricatum L.,以根(黑色老根為佳)入藥。生境分布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山西。性味酸、甘,溫。功能主治祛寒,溫腎。主治寒疝,......
  • 《全國中草藥匯編》:叉枝藻來源藻類紅藻門叉枝藻Gymnoganyrus flablliformis Harv.,以葉狀體入藥。功能主治為瓊膠的輔助原料,并用作緩瀉劑。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叉枝藻拼音注音Chā Zhī Zǎo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