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見上)
□
腹?jié)M,口舌干燥,此腸間有水氣,已椒藶黃圓主之。
【注】
此又承上條互詳其證,以別其治也。心下有痰飲,喉間有漉漉聲,腸間有水氣,腸中有瀝瀝聲者,用苓桂術甘湯,即溫藥和之之法也。若更腹?jié)M,則水結實矣,口舌干燥,則水不化矣。故以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前后分攻水結,水結開豁,則腹?jié)M可除。水化津生,則口燥可滋。小服而頻,示緩治之意。稍增者,稍稍增服之??谥杏薪蛞嚎收?,乃飲渴也。加芒硝者,以峻藥力耳!
【集注】
李□曰:腹?jié)M,水聚于胃也。腸間有水氣,則濕漬中焦,津液不為灌溉,故口舌干燥。前云水走腸間,瀝瀝有聲為痰飲,此腸間有水氣,即痰飲也。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四十五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于2001年2月28日修訂通過,現(xiàn)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公布,自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江澤民
2001年2月2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
(1984年9月20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通過2001年2月28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次會議修訂)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見上)
□
腹?jié)M,口舌干燥,此腸間有水氣,已椒藶黃圓主之。
【注】
此又承上條互詳其證,以別其治也。心下有痰飲,喉間有漉漉聲,腸間有水氣,腸中有瀝瀝聲者,用苓桂術甘湯,即溫藥和之之法也。若更腹?jié)M,則水結實矣,口舌干燥,則水不化矣。故以防己、椒目、葶藶、大黃,前后分攻水結,水結開豁,則腹?jié)M可除。水化津生,則口燥可滋。小服而頻,示緩治之意。稍增者,稍稍增服之??谥杏薪蛞嚎收?,乃飲渴也。加芒硝者,以峻藥力耳!
【集注】
李□曰:腹?jié)M,水聚于胃也。腸間有水氣,則濕漬中焦,津液不為灌溉,故口舌干燥。前云水走腸間,瀝瀝有聲為痰飲,此腸間有水氣,即痰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