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材基源:為粟米草科植物星毛粟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llugo lotoides(L.)O.kuntze[Glinus lotoides L.;Mollugo hirta Thunb.]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全草,除去雜質(zhì),曬干或鮮用。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空曠沙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臺灣、海南、云南等地。
一年生草本,全體被星狀柔毛。莖匍匐狀,分枝多?;~蓮座狀,早落,莖生葉假輪生或?qū)ι?,倒卵形至矩圓狀匙形,長6-22mm,寬5-15mm,先端鈍圓或急尖,基部漸狹;葉柄甚短?;?-4朵簇生,無?;蚪鼰o梗;萼片5,橢圓形或矩圓形,長4-6mm;無花瓣;雄蕊5,有時多至15,分離;子房上位,5室,花柱5,分離。蒴果卵圓形,與萼片等長,且為宿萼包圍,5瓣裂。種于多數(shù),腎形,栗褐色,有多數(shù)顆粒狀突起,假種皮囊狀,種阜條形。花果期春夏季。
淡;性涼
清熱化濕;解毒消腫。主濕熱泄瀉;感冒咳嗽;風(fēng)疹;瘡癤;目赤腫痛
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材基源:為粟米草科植物星毛粟米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ollugo lotoides(L.)O.kuntze[Glinus lotoides L.;Mollugo hirta Thunb.]
采收和儲藏:夏季采收全草,除去雜質(zhì),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空曠沙地上。
資源分布:分布于臺灣、海南、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全體被星狀柔毛。莖匍匐狀,分枝多?;~蓮座狀,早落,莖生葉假輪生或?qū)ι?,倒卵形至矩圓狀匙形,長6-22mm,寬5-15mm,先端鈍圓或急尖,基部漸狹;葉柄甚短?;?-4朵簇生,無?;蚪鼰o梗;萼片5,橢圓形或矩圓形,長4-6mm;無花瓣;雄蕊5,有時多至15,分離;子房上位,5室,花柱5,分離。蒴果卵圓形,與萼片等長,且為宿萼包圍,5瓣裂。種于多數(shù),腎形,栗褐色,有多數(shù)顆粒狀突起,假種皮囊狀,種阜條形。花果期春夏季。
性味淡;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化濕;解毒消腫。主濕熱泄瀉;感冒咳嗽;風(fēng)疹;瘡癤;目赤腫痛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