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虎頭蕉

    拼音注音Hǔ Tóu Jiāo別名

    金線蓮、金蠶,金石松、金不換(《福建野生藥用植物》),什雞單,金線屈腰、金線蕨龍、金線虎頭椒(《閩東本草》),鳥人參(《福建中草藥》)。

    出處

    《草寶》

    來源

    為蘭科植物金線蘭全草。夏、秋采收,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長于陰濕的常綠闊葉林或竹林下。分布臺灣、福建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4~10厘米。根莖匍匐。莖節(jié)明顯。葉互生;葉柄基部呈鞘狀;葉片卵形,長2~5厘米,寬1~3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上面有細鱗片狀突起,下面暗紅色,幼葉的葉脈為金黃色,老時葉脈橙紅色?;ㄇo長4~5厘米,具2~3朵花,苞片卵狀披針形;花淡紅色;中萼片圓形,先端驟尖,下面被長硬毛,與花瓣粘合成盔,側(cè)萼片卵長圓形,偏斜,外面被長硬毛;花瓣半卵圓形,偏斜,長7毫米,先端具長2毫米的驟尖,唇瓣下部的爪(柄)長5~6毫米,兩邊撕裂,先端深2裂,裂片狹長圓形,長5毫米;距囊狀三角形,長4毫米,基部前方有2個疣狀突起;雄蕊1,長圓形?;ㄆ?~9月。果期9~10月。

    歸經(jīng)

    《閩東本草》:"入肝、脾、腎三經(jīng)。"

    性味

    甘,平。

    ①《草寶》:"性溫,有毒。"

    ②《綱目拾遺》:"性熱。"

    ③《福建中草藥》:"甘,平。"

    功能主治

    治腰膝痹痛,吐血,血淋,遺精,腎炎,小兒驚風,婦女白帶。

    ①《草寶》:"治風痹。"

    ②《綱目拾遺》:"治血淋,白帶,一切吐血。"

    ③《福建野生藥用植物》:"是小兒良藥,退熱消炎,又可治膀胱炎,遺精,也可制蛇藥。"

    ④《閩東本草》:"祛風氣,舒筋,養(yǎng)血。治風氣作痛,腰膝痹痛,小兒抽風。"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2錢;或研末。

    復方

    ①治風氣膝痛:金線蓮二錢,老母雞一只,黃酒半斤沖燉服。(《閩東本草》)

    ②治血淋,白帶,吐血:用虎頭蕉一大片,入鍋內(nèi)炒干存性為末,黃酒調(diào)服。(《舟車經(jīng)驗方》)

    ③治糖尿病:金線蓮一至三錢,水煎服。

    ④治腎炎、膀胱炎:金線蓮二錢。酌加冰糖燉服。

    ⑤治小兒驚風:金線蓮一錢。水煎服。

    ⑥治毒蛇咬傷:金線蓮鮮草一至二錢,冷開水洗凈,搗爛,開水送下;另用鮮草搗爛外敷。(③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臨床應用

    ①治療糖尿病、膀胱炎

    取金線蓮2錢,冰糖1兩,水煎,分2次服。連服4~10天。治療糖尿病1例,膀胱炎2例,服藥1~2周后癥狀均全部消失。

    ②治療重癥肌無力

    取金線蓮1錢,煎服,每日2次。治療1例,服藥1周后癥狀明顯好轉(zhuǎn),1個月后基本治愈,隨訪年余,情況良好。

    ③《浙江中藥手冊》:"治滓瘡紅腫。"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核中仁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Hé Zhōnɡ Rén出處《綱目》來源為桑科植物木波羅的種仁。性味《綱目》:“甘微酸,平,無毒?!肮δ苤髦我鏆?,通乳。治產(chǎn)后乳少或乳汁不通。①《綱目》:“補中益氣。“②《陸川本草》:......
  • 拼音注音Bīn Xuán Huā別名馬鞍藤、腎葉天劍來源旋花科打碗花屬植物腎葉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 (L.)R. Brown,以全草及根狀莖入藥。秋冬采集根狀莖,洗凈曬干;夏秋采挖全草,切段曬干。性味微苦,溫。功......
  • 拼音注音Bīn Hǎi Qián Hú英文名Binhai common hogfennel root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濱海前胡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ucedanum japonicum Thu......
  • 拼音注音Bào Zhànɡ Zhú別名吉祥草、馬鬃花、觀音柳、花丁子、馬骔花英文名Coralplant出處始載于《華北經(jīng)濟植物志要》。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爆仗竹的地上部分。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usselia equisetiform......
  • 《中藥大辭典》:瓣蕊唐松草拼音注音Bàn Ruǐ Tánɡ Sōnɡ Cǎo別名花唐松草、馬尾黃連、腎葉唐松草(《河北中藥手冊》)出處《河北中藥手冊》來源為毛茛科植物瓣蕊唐松草的根。秋季采挖,去凈泥土,鮮用或曬干。生境分布生于山坡灌叢和林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