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臣曰:發(fā)熱之證,有表里、陰陽(yáng)、虛實(shí),難以枚舉,須辨明真熱假熱,不得一味清涼,致誤人命。俞嘉言曰,甘溫除大熱,此法不可不知。
表熱:有汗,人參敗毒散。無汗,九味羌活湯。
里熱:便利,黃連解毒湯。便閉,大小承氣湯。
晝熱:有火,小柴胡湯,加梔、連、骨皮、知母。無火,補(bǔ)中湯,去升麻加枳、半、青皮、干姜。
夜熱:有火,熟地一兩、棗皮、沙參、芡實(shí)、麥冬各五錢、元參、骨皮各三錢、丹皮、白芥、前仁、五味各一錢、桑葉七張。無火,熟地一兩、棗皮四錢、人參、焦術(shù)各三錢、肉桂、附子各一錢、柴胡五分。
氣虛潮熱:有汗,補(bǔ)中湯。無汗,歸芍赤六君,去陳皮,加柴、葛。
血虛潮熱:有汗,人參養(yǎng)榮湯。無汗,四物合參蘇飲。
骨蒸熱:清骨散:二地、人參、赤苓、柴胡、防風(fēng)、秦艽、薄荷、胡黃連?;蚯鍩犸嫞汗瞧?、丹皮、當(dāng)歸、鱉甲、焦術(shù)各三錢、人參、柴胡、黃芪、青蒿、知母各二錢、大棗二個(gè)。
五心熱:四物加參、麥、牛膝、桑葉?;蛱壹澹憾亍⑸剿?、鱉甲、棗皮、丹皮、骨皮。
熱從腳起,八味丸。或十全,加麥冬、五味。
上熱下寒,鎮(zhèn)陰煎。或生脈散,加熟地八錢、牛膝三錢、附子一分半。
過服涼藥,虛陽(yáng)外浮及真寒假熱,十全,去地加附子?;蛄痘仃?yáng)飲。
此證極多,臨證宜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清臣曰:發(fā)熱之證,有表里、陰陽(yáng)、虛實(shí),難以枚舉,須辨明真熱假熱,不得一味清涼,致誤人命。俞嘉言曰,甘溫除大熱,此法不可不知。
表熱:有汗,人參敗毒散。無汗,九味羌活湯。
里熱:便利,黃連解毒湯。便閉,大小承氣湯。
晝熱:有火,小柴胡湯,加梔、連、骨皮、知母。無火,補(bǔ)中湯,去升麻加枳、半、青皮、干姜。
夜熱:有火,熟地一兩、棗皮、沙參、芡實(shí)、麥冬各五錢、元參、骨皮各三錢、丹皮、白芥、前仁、五味各一錢、桑葉七張。無火,熟地一兩、棗皮四錢、人參、焦術(shù)各三錢、肉桂、附子各一錢、柴胡五分。
氣虛潮熱:有汗,補(bǔ)中湯。無汗,歸芍赤六君,去陳皮,加柴、葛。
血虛潮熱:有汗,人參養(yǎng)榮湯。無汗,四物合參蘇飲。
骨蒸熱:清骨散:二地、人參、赤苓、柴胡、防風(fēng)、秦艽、薄荷、胡黃連?;蚯鍩犸嫞汗瞧?、丹皮、當(dāng)歸、鱉甲、焦術(shù)各三錢、人參、柴胡、黃芪、青蒿、知母各二錢、大棗二個(gè)。
五心熱:四物加參、麥、牛膝、桑葉?;蛱壹澹憾亍⑸剿?、鱉甲、棗皮、丹皮、骨皮。
熱從腳起,八味丸。或十全,加麥冬、五味。
上熱下寒,鎮(zhèn)陰煎。或生脈散,加熟地八錢、牛膝三錢、附子一分半。
過服涼藥,虛陽(yáng)外浮及真寒假熱,十全,去地加附子?;蛄痘仃?yáng)飲。
此證極多,臨證宜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