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消熱食,除積滯,腹痛拒按,便閉溺赤,名曰陽結,宜用本方。若冷食所傷,宜用木香丸。若冷熱互傷,須酌其所食冷熱之多寡而并用之。此東垣法也。
黃芩(一兩) 黃連(五錢) 大黃(七錢五分) 神曲 白術 枳實 陳皮(各五錢
荷葉一枚,煎水迭為丸,量虛實用。
五味異功散(見虛寒。
香砂理中湯(見中寒)
治客寒犯胃,其癥手足厥冷,口鼻氣冷,其痛綿綿不止,喜熱畏寒,脈沉細,不比熱痛乍止乍作,喜冷畏熱,唇焦舌燥,口渴脈洪也。寒熱之別,相隔千里
香砂二陳湯(見類中,即二陳湯加木香、砂仁。
《脾胃論》(公元 1249 年)金.李杲(東垣、明之)著。三卷。依據(jù)臨床實踐,結合醫(yī)學理論,認為脾胃在人體生理活動中最為 重要,提出“內(nèi)傷脾胃,百病由生”的主張。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消熱食,除積滯,腹痛拒按,便閉溺赤,名曰陽結,宜用本方。若冷食所傷,宜用木香丸。若冷熱互傷,須酌其所食冷熱之多寡而并用之。此東垣法也。
黃芩(一兩) 黃連(五錢) 大黃(七錢五分) 神曲 白術 枳實 陳皮(各五錢
荷葉一枚,煎水迭為丸,量虛實用。
五味異功散(見虛寒。
香砂理中湯(見中寒)
治客寒犯胃,其癥手足厥冷,口鼻氣冷,其痛綿綿不止,喜熱畏寒,脈沉細,不比熱痛乍止乍作,喜冷畏熱,唇焦舌燥,口渴脈洪也。寒熱之別,相隔千里
香砂二陳湯(見類中,即二陳湯加木香、砂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