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醫(yī)學(xué)啟源》 (十二)小兒

    作者: 張元素

    小兒但見上竄及搖頭切牙,即是心熱,黃連、甘草。目連閃,肝熱,柴胡、防風(fēng)、甘草。若左腮紅,是肝風(fēng),與錢氏瀉青丸。〔右〕腮紅,肺熱,與瀉白散。額上紅者,是心熱,與黃連一味。鼻上紅,是脾熱,與錢氏瀉黃散。頦上紅者,腎熱,知母、黃柏皆二制,甘草炙。

    凡〔治〕小兒病,藥味與大人同,只劑料等差少。如見腮、目胞赤,〔呵〕欠,嚏噴,驚悸,耳尖、手足梢冷,即是瘡疹。三日后其證不減,亦不見瘡苗,即以柴胡、升麻、甘草,〔加〕生姜煎,慎不可投以寒涼利臟腑之劑,使瘡不能出,其禍不可〔測〕。

    凡養(yǎng)小兒,酒肉油膩生硬冷物及生水等,不可食,自無〔疳〕癖二證、驚風(fēng)搐者,與破傷風(fēng)同。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