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巴豆大毒味辛熱,主蕩胃中寒積結(jié),氣血痰食水癖消,更通月水排膿血。
出巴蜀,形如豆。一種剛子顆小似棗核兩頭尖者,能殺人。本草云∶生溫熟寒。其實熱,毒藥也。
惟急治通水谷道,生用去心膜,紙挹去油;緩治消堅磨積,水煮五次,或炒煙盡色黑研用??梢酝c,可以止瀉,世所不知,此雷公說也。主蕩滌胃中寒積, 瘕, 癖,冷氣血塊,痰癖,宿食,留飲,水腫,宣一切壅滯閉塞,氣痢積瘧,女子月閉,爛胎,惟傷寒熱閉忌用。兼去惡內(nèi),排膿消腫,除鬼毒蠱疰,殺蟲魚、斑蝥、蛇虺毒。東垣云∶斬關(guān)奪門之劑。不可輕用,誤中其毒,以黃連、大豆汁解之,芫花為使,惡 草,畏大黃、黃連、藜蘆。忌蘆筍、醬豉、冷水,得火良。古枳巴丸∶大枳殼兩個去瓤,每個入巴豆一粒在內(nèi),線扎,置砂鍋內(nèi),以醋浸一宿,煮干為末,濕紙蘸藥敷根上,痔去,即用生肌散;如日久頑漏,用津液調(diào)敷,敗肉自去。
或去巴豆,醋糊為丸,梧子大,每十五丸茶清下,治痔漏下血癢痛。
以上治中焦寒藥。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 一卷。先論口齒、喉舌之證,分為六門,次論骨鯁、諸蟲、體氣的治法 ,也分六門,末附方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巴豆大毒味辛熱,主蕩胃中寒積結(jié),氣血痰食水癖消,更通月水排膿血。
出巴蜀,形如豆。一種剛子顆小似棗核兩頭尖者,能殺人。本草云∶生溫熟寒。其實熱,毒藥也。
惟急治通水谷道,生用去心膜,紙挹去油;緩治消堅磨積,水煮五次,或炒煙盡色黑研用??梢酝c,可以止瀉,世所不知,此雷公說也。主蕩滌胃中寒積, 瘕, 癖,冷氣血塊,痰癖,宿食,留飲,水腫,宣一切壅滯閉塞,氣痢積瘧,女子月閉,爛胎,惟傷寒熱閉忌用。兼去惡內(nèi),排膿消腫,除鬼毒蠱疰,殺蟲魚、斑蝥、蛇虺毒。東垣云∶斬關(guān)奪門之劑。不可輕用,誤中其毒,以黃連、大豆汁解之,芫花為使,惡 草,畏大黃、黃連、藜蘆。忌蘆筍、醬豉、冷水,得火良。古枳巴丸∶大枳殼兩個去瓤,每個入巴豆一粒在內(nèi),線扎,置砂鍋內(nèi),以醋浸一宿,煮干為末,濕紙蘸藥敷根上,痔去,即用生肌散;如日久頑漏,用津液調(diào)敷,敗肉自去。
或去巴豆,醋糊為丸,梧子大,每十五丸茶清下,治痔漏下血癢痛。
以上治中焦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