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枸橘核

    《中藥大辭典》:枸橘核拼音注音Gōu Jú Hé出處

    《綱目》

    來源

    為蕓香科植物枸橘種子

    化學成分

    含檸檬烯0.09% 、歐芹屬素乙0.02%和少量佛手柑內酯,以及蔗糖、β-谷甾醇。還含脂肪油1.9%,其中的脂肪酸組成是棕櫚酸19.1%、硬脂酸2.3%、亞油酸42.6%、油酸20.3%、亞麻酸7.6%,尚含四烯型脂肪酸1.6%等。又含獨活素、酸橙皮油素和6-甲氧基酸橙皮油素。

    功能主治

    《綱目》:"腸風下血不止(枸橘核),同樗根白皮等分,炒,研,每服一錢,皂莢子煎湯調服。"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枸橘核拼音注音Gōu Jú Hé別名

    臭橘子核。

    英文名Seed of Trifoliate-orange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蕓香科植物枸橘Poncirus tuifoliata (L.)Raf.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ncirus tuifoliata (L.)Raf.[Citrus trifoliata L.]

    采收和儲藏:果實成熟時,剖開,取出種子,洗凈,曬干備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多栽培于路旁、庭園作綠籬。

    資源分布:陜西、甘肅、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均有栽培。

    原形態(tài)

    枸橘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莖無毛;分枝多,小枝呈扁壓狀。莖枝具腋生粗大的棘刺,長1-5cm,刺基部扁平。葉互生,三出復葉;葉柄長1-3cm,寬2-5mm;頂生小葉倒卵形或橢圓形,長1.5-6cm,寬0.7-3cm,先端微凹或圓,基部楔形,邊緣有不明顯小鋸齒;側生小葉較小,橢圓狀卵形,基部稍偏斜,幼嫩時在主脈上有短柔毛,具半透明油腺點?;ò咨?,具短柄,單生或成對生于二年生枝條葉腋,常先葉開放,有香氣;萼片5,卵狀三角形,長5-6mm;花瓣5,倒卵狀匙形,長1.5-3cm,寬0.5-1.5cm;雄蕊8-20或更多,長短不等;雌蕊1,子房近球形,密被短柔毛,6-8室,每室具數(shù)枚胚珠,花柱粗短,柱頭頭狀。柑果球形,直徑2-5cm,熟時橙黃色,密被短柔毛,具很多油腺,芳香,柄粗短,宿存于枝上。種子多數(shù)。花期4-5月,果期7-10月。

    化學成分

    本品含檸檬烯(limonene),歐芹屬素乙(imperatorin)和少量香柑內酯(bergapten)以及蔗糖(sucrose),β-谷甾醇(β-sitosterol)。含脂肪油1.9%,其中含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和亞麻酸(linolenic acid)。此外,本品尚含獨活內酯(heraclenin),橙皮油內酯(aurapten)和6-甲氧基橙皮油內酯(6-methoxyaurapten)。

    歸經(jīng)

    大腸經(jīng)

    性味

    辛;平

    功能主治

    止血。主腸風下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或研末,1.5-3g,每日2次。

    各家論述

    《綱目》:腸風下血不止(枸橘核),同樗根白皮等分,炒,研,每服一錢,皂莢子煎湯調服。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ào Pí Zhānɡ別名揚子木姜子、剝皮楓、花殼柴英文名Chinese Litse出處始載于《中國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豹皮樟的根及莖皮。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itsea coreana Lévl.var. sine......
  • 拼音注音Bào Pí Gū別名豹皮香菇、白香菇來源藥材基源:為白蘑科真菌潔麗香菇的子實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ntinus lepideus Fr.[Agaricus lepideus Fr.]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曬干。生境分布生......
  • 《中藥大辭典》:豹肉拼音注音Bào Ròu出處《別錄》來源為貓科動物豹的肉。性味甘酸,溫。①《別錄》:“味酸,平,無毒?!阿凇肚Ы稹な持巍罚骸八?,溫,無毒?!阿邸度杖A子本草》:“微毒。“④《醫(yī)林纂要》:“甘,溫?!肮δ苤髦微佟秳e錄》:“主安......
  • 拼音注音Bào Yào Ténɡ別名四川白前、西川鵝絨藤英文名Deceiving Swallowwort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蘿藦科植物豹藥藤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nanchum decipiens Sch......
  • 《全國中草藥匯編》:豹骨拼音注音Bào Gǔ別名川四腿、金錢豹骨來源貓科動物金錢豹Panfhera pardus L.及其他豹的骨骼。歸經(jīng)歸肝、腎經(jīng)。性味甘、辛,溫。功能主治祛風通絡,強筋健骨。用于風濕痹痛,腳膝酸軟。用法用量3~6錢,入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