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查古籍
《溫?zé)峤?jīng)緯》(公元 1852 年)清.王士雄(孟英)著。五卷。搜集多種溫?zé)岵≈?,以《?nèi)經(jīng)》,張仲景等之說為經(jīng),以葉桂(天士)、薛生白、陳平伯、余師愚等之說為緯,辨別溫病的伏氣、外感、內(nèi)容豐 富。
(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zé)岵W(xué)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fēng)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陳(四三)溫邪內(nèi)郁.舌白脘悶.頻渴.脈大.二便不甚通利.此屬肺痹.致手太陰氣化失宰.宜苦辛泄降.
霜桑葉(一錢) 杏仁(三錢) 桔梗(一錢) 象貝(二錢) 姜皮(一錢五分) 枳殼(一錢五分) 南花粉(一錢五分) 郁金(一錢)
□
盧(三八)身熱脘悶.不饑不食.不大便.脈數(shù).皆氣分窒塞.苦辛自能泄降.
鮮枇杷葉(三錢) 郁金(一錢) 桔梗(一錢) 炒香淡豉(一錢五分) 杏仁(三錢) 黑山梔(一錢五分) 紫菀(一錢) 姜皮(一錢五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