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決明散

    《博濟(jì)》卷三:決明散處方

    石決明、草決明、青葙子、蛇蛻、細(xì)辛、井泉石、甘草以上各等分。

    功能主治

    青盲眼。

    用法用量

    上為細(xì)末,然后用獖豬肝1具,去膽膜,凈洗瀝干后,用竹刀子隨肝豎切,作縫子,將藥末平稱1兩,逐縫子摻入藥末,畢后,將麻線扎縛,卻人生絹袋內(nèi),牢縛定,用鍋子或瓦石鍋,入淘米濃泔煮之;更入青竹葉1握,枸杞根1握,黑豆3合,同煮肝熟為度,取出候冷,仍先飽吃,食后方用竹刀子,逐片切吃,旋呷原汁送下,吃盡后,更吃豆。

    注意

    不得犯鐵器。

    摘錄《博濟(jì)》卷三《不知醫(yī)必要》卷三:決明散處方

    石決明(煅)2錢,谷精草2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痘后眼生翳障。

    用法用量

    每用1錢,以蒸熟豬肝蘸食。

    摘錄《不知醫(yī)必要》卷三《醫(yī)級》卷八:決明散處方

    石決明(取九孔者,煅,研,水飛凈)1錢,冰片1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赤胬攀睛。

    用法用量

    點眼角中。

    摘錄《醫(yī)級》卷八《眼科闡微》卷三:決明散處方

    石決明8分,草決明8分,防風(fēng)8分,赤芍8分,柴胡8分,白芷8分,菊花1錢2分,川芎5分,羌活5分,蒺藜5分,紅花5分,當(dāng)歸1錢,梔子6分。

    功能主治

    目珠被物撞打,疼痛,眼眶停留瘀血。

    用法用量

    加姜皮些須,燈心20寸,水2鐘,煎8分,食遠(yuǎn)溫服。

    摘錄《眼科闡微》卷三《眼科全書》卷四:決明散處方

    石決明、草決明、羌活、荊芥、梔子、木通、赤芍、麥門冬、地黃根。

    功能主治

    傷寒熱病后外障。

    用法用量

    水煎,食后服。

    摘錄《眼科全書》卷四《圣惠》卷三十三:決明散處方

    石決明1兩(搗細(xì),研,水飛過),車前子1兩,人參1兩(去蘆頭),甘菊花1兩,槐子1兩,熟干地黃1兩,茺蔚子2兩,防風(fēng)2兩(去蘆頭)。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眼內(nèi)障翳。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后以粥飲調(diào)下,夜臨臥再服。

    摘錄《圣惠》卷三十三《古今醫(yī)鑒》卷九:決明散別名

    決明飲

    處方

    石決明、葛花、澤瀉、木賊、大黃。

    制法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翳障眼,一切眼目腫痛。

    用法用量

    決明飲(《濟(jì)陽綱目》卷一○一)。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九《醫(yī)統(tǒng)》卷五十三:決明散處方

    決明子。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頭痛。

    用法用量

    水調(diào)貼太陽穴。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五十三《得效》卷十六:決明散別名

    決明子散

    處方

    黃芩、甘菊花(去枝梗)、木賊草、決明子、石膏、赤芍藥、川芎、川羌活、甘草、蔓荊子、石決明。

    制法

    上銼散。

    功能主治

    風(fēng)熱毒氣上攻,眼目腫痛,或卒生翳膜,或赤脈胬肉,或澀癢羞明多淚,或始則昏花,漸成內(nèi)障。一切暴風(fēng)客熱,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決明子散(《濟(jì)陽綱目》卷一○一)。

    摘錄《得效》卷十六《永類鈐方》卷十一:決明散處方

    石決明(煅)、枸杞子(酒浸1宿)、木賊(去節(jié))、荊芥穗、晚桑葉、羌活、谷精草(去根)、粉草(炙)、旋覆花、蛇蛻(蜜炙)、制蒼術(shù)、菊花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障膜。

    用法用量

    每服2錢,茶清調(diào),食后服。

    摘錄《永類鈐方》卷十一《圣惠》卷八十九:決明散別名

    決明湯

    處方

    決明子半兩,子芩半兩,柴胡半兩(去苗),川大黃半兩(銼,微炒),川升麻半兩,梔子仁半兩,羚羊角屑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石膏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膈中有熱,赤眼澀痛不開。

    用法用量

    決明湯(《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一)。

    摘錄《圣惠》卷八十九《博濟(jì)》卷三:決明散處方

    石決明1兩,草決明1兩,丹丞明1兩(又名丹丞石),青葙子1兩,白芷1兩,甘草1兩,黃柏1兩,黃連1兩,谷精草1兩,龍骨1兩,蔓菁草1兩,枳實1兩,牡蠣1兩,枸杞子1兩,蛇皮(雄者5分,雌者5分,在草木屋上者雄者,沾土在地并謂之雌者)1兩,羌活半兩,白蒺藜半兩,蟬蛻半兩,白附子半兩,黃耆半兩,魚子(活水中生下者)半兩(其子滑,硫黃水溫洗過),虎睛1個(切作7片子,每1度,杵羅1片,用文武火炙干入,候杵羅時1-7遍了盡,篩羅為度)。

    功能主治

    一切眼疾。

    用法用量

    上藥每服7分,五更時披衣,以陳茶清調(diào)下,日午、臨臥服之。

    注意

    忌毒、魚、面、豬肉、酒色等。

    摘錄《博濟(jì)》卷三《活人書》卷二十一:決明散別名

    瓜蔞散

    處方

    決明子1分,瓜蔞根半分,赤芍藥1分,甘草1分(炙)。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痘瘡入目成翳。

    用法用量

    瓜蔞散(《普濟(jì)方》卷四○四)。

    摘錄《活人書》卷二十一《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二:決明散處方

    石決明1兩(刮洗),細(xì)辛1兩(去苗葉),防風(fēng)1兩(去皮),車前子1兩,人參1兩,白茯苓1兩(去黑皮),大黃1兩(銼,炒),茺蔚子1兩,桔梗(炒)半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內(nèi)障浮翳,或如棗花,或若銀釘浮淺透外。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食后、臨臥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二《永類鈐方》卷十一:決明散處方

    大黃、黃芩、木賊(去節(jié))、赤芍、山梔仁、菊花、粉草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五臟積熱,目腫塞不開,熱淚如湯,羞明。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生地黃水煎,食后服。

    睛疼,加沒藥、當(dāng)歸、川芎。

    摘錄《永類鈐方》卷十一《朱氏集驗方》卷九:決明散處方

    草決明、青葙子、干葛、槐花、敗荷葉(水上者)一皮。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斑瘡入眼。

    用法用量

    食后米泔水調(diào)下。如40-50日只服此藥,若日子久則跟老睛懸,卻再合后藥:香白芷、香附子、連翹、甘草、蟬蛻,上為細(xì)末,每服2錢,水1盞,煎7分,用此汁調(diào)前藥。

    摘錄《朱氏集驗方》卷九《外臺》卷二十一引《深師方》:決明散處方

    馬蹄決明2升。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失明。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以粥飲送下。

    注意

    忌魚、蒜、豬肉、辛菜。

    摘錄《外臺》卷二十一引《深師方》《普濟(jì)方》卷七十三引《衛(wèi)生家寶》:決明散處方

    玄參2兩,黃芩2兩,防風(fēng)2兩,川芎2兩,蟬蛻半兩,地骨皮1兩,前胡1兩,甘草1兩,蒼術(shù)1兩(泔浸),木賊半兩,草決明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赤眼生翳障,多淚睛疼。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各換湯使,時氣赤眼,米泔水送下;多淚,安門冬熟水送下;翳膜,淡竹葉湯送下;血貫瞳仁不退,熟水或茶送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七十三引《衛(wèi)生家寶》方出《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莊氏家傳》,名見《醫(yī)部全錄》卷四四六:決明散處方

    石決明1分,乳香1分,龍膽2分,大黃半兩(煨)。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小兒熱疳,非時生瘡,愛吃冷水;肝臟風(fēng)熱,眼中不見物及有汗。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用薄荷溫水調(diào)下。

    摘錄方出《幼幼新書》卷二十四引《莊氏家傳》,名見《醫(yī)部全錄》卷四四六《圣濟(jì)總錄》卷一○九:決明散處方

    決明子半兩(炒),車前子半兩,青葙子半兩,萎蕤1兩,黃連1兩(去須),芎藭1兩,甘草1兩(炙,銼),羚羊角1兩(鎊),枳殼(去瓤,

    制法

    上為細(xì)散。

    功能主治

    眼生胬肉侵睛,及贅肉生瘡,暈?zāi)こ唷?/p>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食后溫漿水調(diào)下,臨臥再服。

    麩炒)1兩。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九《楊氏家藏方》卷十九:決明散處方

    寒水石1兩(火煅通紅,取出,地上去火毒),甘草(生用)1兩,坯子胭脂1錢。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小兒斑瘡,熱毒攻肝,上沖眼目,遂生障翳。

    用法用量

    每服半錢,乳食后用生米泔水調(diào)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九《御藥院方》卷十:決明散處方

    川芎1兩,井泉石1兩,仙靈脾1兩,槐花1兩,川椒2錢半,蛤粉(水飛)1兩,石決明(水飛)1兩,防風(fēng)1兩,荊芥1兩,羌活1兩,蒼術(shù)(米泔浸)1兩,甘菊花1兩,黃芩1兩,杜蒺藜(炒)1兩,木賊(去節(jié))1兩,地骨皮1兩,薄荷1兩,甘草(炙)1兩。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眼目昏花,遠(yuǎn)視不明。

    用法用量

    每服2錢,熱茶清調(diào),食后溫服,日進(jìn)1-2次。

    摘錄《御藥院方》卷十《直指附遺》卷二十:決明散處方

    桔梗半兩,羚羊角半兩,大黃半兩,紫決明半兩,當(dāng)歸半兩,川芎半兩,瞿麥(用花)半兩,生地黃半兩,木賊半兩,羌活半兩,防風(fēng)半兩,赤芍藥半兩,石決明(火煅)半兩,青葙子半兩,車前子半兩,蟬退半兩,白芷半兩,細(xì)辛半兩,蔓荊子半兩,蒺藜(炒)半兩,香附子半兩,玄參半兩。

    功能主治

    眼青盲內(nèi)障。

    用法用量

    每服4錢,水1鐘半,煎至1鐘,通口服。

    摘錄《直指附遺》卷二十《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一:決明散處方

    石決明1兩,人參1兩,茯苓1兩,大黃1兩,車前子1兩,細(xì)辛1兩,防風(fēng)2兩,茺蔚子2兩,桔梗1兩半。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浮翳內(nèi)障。

    用法用量

    每服1錢,食后米飲湯調(diào)下。

    摘錄《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一《銀海精微》卷下:決明散處方

    決明子1兩,甘菊花1兩,防風(fēng)(去蘆)1兩半,車前子1兩半,芎藭1兩半,細(xì)辛1兩半,梔子仁1兩半,玄參1兩半,蔓荊子1兩半,白茯苓1兩半,山茱萸1兩半,生地黃3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眼見黑花不散。

    用法用量

    每服2錢,食后以鹽湯調(diào)下。

    摘錄《銀海精微》卷下《圣濟(jì)總錄》卷一一○:決明散處方

    決明子(微炒)1兩半,秦皮(銼)1兩,甘菊花1兩,細(xì)辛(去苗葉)3分,羚羊角(鎊)1兩,赤芍藥1兩半,麥門冬(去心,焙)1兩,升麻1兩,黃芩(去黑心)1兩,黃連(去須)1兩,樸消(研)1兩半,甘草(炙)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斑瘡入眼。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引作"決明子散"。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圣濟(jì)總錄》卷一一○:決明散處方

    石決明(刮洗凈)2兩(研),麥門冬(去心,焙)1兩,菊花1兩,白附子(炮)半兩,枸杞子,沉香(銼)秦皮(去粗皮,銼),巴戟天(去心)3分,桂(去粗皮)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梔子仁3分,羌活(去蘆頭)3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眼內(nèi)生瘡。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空心菊花湯調(diào)下,臨臥再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防風(fēng)、荊芥、生地、勾藤、角茴、木瓜、芎、紫金皮、五加皮、白芷、檳榔、木香、羌活、獨活、歸尾、天臺烏、威靈仙、杜仲、芍藥、牛膝、乳香、沒藥、故紙、五靈脂、石南藤、自然銅各等分。制法每月頭酒,一塊用絹袋兜,宜浸35日。功能主治諸虛百損,遍......
  • 處方龜板25克,鱉甲25克,枸杞子25克,白芍25克,熟地25克,人參15克,白術(shù)15克,當(dāng)歸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遠(yuǎn)志10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育陰生血。主氣虛血虛。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摘錄韓百靈方......
  • 處方葛蒲2分,茯苓5分,茯神5分,人參5分,遠(yuǎn)志7分。制法上藥治下篩。功能主治令人不忘。主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摘錄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見《準(zhǔn)繩·類方》卷五......
  • 《小兒病源》卷三:不驚丸處方枳殼(去瓤,麩炒)、淡豆豉。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小兒因驚氣而吐逆作搐,痰涎壅塞,手足掣疭,眼睛斜視。用法用量每服1字,病甚者服半錢,急驚者,薄荷自然汁調(diào)下;慢驚者,荊芥湯入酒3-5點調(diào)下。1日3次,不拘時候。摘錄......
  • 處方枳殼(去瓤,麩炒微黃)1兩,淡豆豉(焙干)半兩,茯神(去皮木根)半兩,南星半兩,蝎梢50尾(去尖毒),凈蕪荑2錢半(先入乳缽內(nèi),極細(xì)研爛)。制法上除蕪荑外,余5味焙為末,再同蕪荑乳缽內(nèi)杵勻,醋煮糯米粉糊為丸。功能主治疏風(fēng)順氣,和脾胃,進(jì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