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決明湯

    《圣濟(jì)總錄》卷一○五:決明湯處方

    石決明1兩,人參1兩,芎藭1兩,細(xì)辛(去苗葉)1兩,五味子1兩,赤茯苓(去黑皮)2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血灌瞳仁。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臨臥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外臺(tái)》卷二十一引《廣濟(jì)方》:決明湯別名

    決明子湯

    處方

    決明子1兩,升麻1兩,枳實(shí)(炙)1兩,柴胡1兩,黃芩1兩,芍藥1兩,梔子14枚,竹葉1升,車前草4升,甘草1兩(炙)。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客熱沖眼,赤痛淚出。

    用法用量

    決明子湯(《圣濟(jì)總錄》卷一○八)。

    注意

    忌海藻,菘萊。

    摘錄《外臺(tái)》卷二十一引《廣濟(jì)方》《圣濟(jì)總錄》卷一○八:決明湯處方

    決明子1兩,鉤藤1兩,牡丹皮3分,升麻3分,羚羊角1兩(鎊),芍藥1兩,大黃(銼,炒)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時(shí)氣病后,眼生翳赤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取8分,去滓,食后臨臥時(shí)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幼幼新書》卷三十三引《嬰孺方》:決明湯處方

    決明子7分,大黃7分,梔子仁分,子芩7分,升麻6分,芍藥6分,柴胡6分,枳殼(炙)3分,竹葉8合,石膏10分(碎,綿裹),杏仁2分,甘草(炙)2分。

    功能主治

    小兒肝熱沖眼。

    用法用量

    水4升,煮取1升2合,分為4服。2歲內(nèi)減。

    生翳,加地膚子5分。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三引《嬰孺方》《圣濟(jì)總錄》卷一○三:決明湯處方

    石決明(洗凈,焙)1兩,細(xì)辛(去苗葉)1兩,防風(fēng)(去叉)1兩,車前子1兩,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大黃(銼,炒令香熟)1兩,桔梗(炒)1兩,茺蔚子2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眼燥澀痛,狀如瞇磣。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食后臨臥溫服,日3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三《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一:決明湯處方

    決明子(微炒)3分,地骨皮3分,玄參3分,黃連(去須)3分,桔梗(炒)3分,柴胡(去苗)3分,茯神(去木)3分,山梔子仁半兩,羚羊角屑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眼生膚翳,遮覆瞳仁。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濟(jì)方》引作"決明散"。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一
更多中藥材
  • 《中國(guó)藥典》:阿魏化痞膏處方香附20g 厚樸20g 三棱20g 莪術(shù)20g 當(dāng)歸20g 生草烏20g 生川烏20g 大蒜20g 使君子20g 白芷20g 穿山甲20g 木鱉子20g 蜣螂20g 胡黃連20g 大黃20g 蓖麻子20g 乳香3......
  • 處方阿魏3錢,雞內(nèi)金1錢,冰片3分。功能主治去星翳。主用法用量煉熟蜜和箸頭上,令中空通氣,外裹烏金紙,去箸,每夜塞鼻中,星翳自退。摘錄《一盤珠》卷十......
  • 處方小茴1兩,青皮1兩,甘草1兩,陳皮1兩,莪術(shù)1兩,川芎1兩,生姜4兩(用鹽5錢,淹1宿),胡椒5錢,白芷5錢,肉桂5錢,砂仁5錢,丁香皮(炒)5錢。制法上為末,用阿魏一錢半,和面糊為丸,如芡實(shí)大,每藥一斤,用朱砂七錢為衣。功能主治五種噎......
  • 方出《圣惠》卷二十二,名見《圣濟(jì)總錄》卷十:阿魏散處方地龍半兩(微炒),阿魏半分,乳香1字。制法上為細(xì)散。功能主治白虎風(fēng),身體疼痛不可忍,轉(zhuǎn)動(dòng)不得。用法用量每服1錢,以好茶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摘錄方出《圣惠》卷二十二,名見《圣濟(jì)總錄》卷十《外臺(tái)......
  • 處方連翹5兩,麥芽10兩,山楂肉5兩,萊菔子10兩,蔞仁10兩,風(fēng)化消2兩5錢,六神曲10兩,大貝母5兩,黃連5錢,阿魏5錢(醋化),制南星10兩,胡黃連5兩,青鹽2兩。制法上為細(xì)末,姜糊為丸。功能主治一切積滯不化,及癥瘕痞塊,小腹有形,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