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一得集》 暑熱癥誤服溫燥藥致劇治驗

    作者: 未知

    寧波提標(biāo)湖南弁勇.患暑熱癥.初微惡寒.旋即發(fā)熱.彼地醫(yī)士.喜用溫藥.以桂枝、吳萸、蒼術(shù)、濃樸等燥熱之藥服之.身熱如熾.口大渴.喜飲涼水.小便涓滴俱無.邀余診之.脈洪大而數(shù).曰.此暑熱癥.誤服溫燥之所致也.乃用白虎湯加蘆根、花粉、麥冬、銀花、鮮石斛、鮮竹葉、金汁水、滑石.大劑煎成.候冷凍飲料之.一劑即瘥.次日扶行至寓.診之熱勢甚微.小便已通.脈象已和.口舌濡潤.諸恙均瘥.乃照前方增減之.去金汁、知母、鮮斛.加西洋參、荷葉、川斛.服兩劑而愈.蓋省分雖分南北.而六淫之邪.感人則一.總須審體質(zhì)之強弱.辨脈癥之寒熱.不可固執(zhí)成見以施治耳.

更多中醫(yī)書籍
  • 作者:
  •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作者:
    王肯堂
  • 《證治準(zhǔn)繩》(公元 1602 年)明.王肯堂(宇泰、損庵)著。一百二十卷。分為“證治”“傷寒”“瘍醫(yī)”“幼科”“女科”“類方 “等六部份。內(nèi)容豐富,參驗脈證,辨析透徹,對用藥的寒溫攻補沒有偏見。此書又稱為《六科準(zhǔn)繩》。

    作者:
    王肯堂
  • 作者:
    ?
  • 作者:
    李用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