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生寶鑒》(公元 1343 年)元.羅天益(謙甫)著。二十四卷,補遺一卷。內容為“藥誤永鑒”、“名方類集”、“藥類法象“、“醫(yī)驗紀述”。補遺主要論述外感、傷寒等證。
查古籍
《衛(wèi)生寶鑒》(公元 1343 年)元.羅天益(謙甫)著。二十四卷,補遺一卷。內容為“藥誤永鑒”、“名方類集”、“藥類法象“、“醫(yī)驗紀述”。補遺主要論述外感、傷寒等證。
(公元 752 年)唐.王燾著。四十卷。搜集唐以前的許多醫(yī)藥著作,編為 1104 門,載方 6000 有余,是重要的中醫(yī)著作之一。
武林豐樂橋華光巷俞姓者.年五十余.患濕邪內蘊.初冬微感風寒.咳嗽氣逆.延湖南醫(yī)士治之.重用麻黃、干姜、石膏三味.連服六七劑.而腹脹甚.改用商陸、甘遂.大戟、牽牛硬下.初服似稍寬快.久之其脹愈甚.至新正乃邀余診.脈已離根.面色灰滯.氣逆音?。轮担疇钊绺猓”泓c滴不通.化原已絕.一誤再誤.無藥挽救.真所謂殺人不以刃也.按是癥初起.本屬小恙.投以杏蘇散一二劑.便可奏效.乃用辛溫重藥.以致風寒濕之邪.內外湊合.結于太陰陽明之分.而為 脹.病本非水.而硬下之.使水道反閉.而小便不通.危迫至此.雖神圣亦無所施其技也.徐靈胎云.不死于?。烙卺t(yī).非斯之謂而誰謂耶.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