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嗜鹽菌又稱副溶血性弧菌,廣存于海水中,因此各種海產食物的帶菌率很高。當食用海魚、海蜇,以及食用鹽腌制的并已被污染的肉類、蛋類、魚類、咸菜時,始可引起中毒。
(一)判斷
1.有食用海產食物和鹽腌食品史,特別是食用未煮熟魚類,或使用的刀、板、擦皮、手指等被率菌污染,以及生吃魚類、蔬菜等都可致病。
2.胃腸癥狀嚴重,惡心嘔吐,腹痛,特別是腸糜爛、充血、水腫,并出現膿血水樣便。甚者發(fā)生休克、溶血現象。
3.糞便分離出嗜鹽菌。
(二)急救
1.及早給氯霉素1~2g。日,分4次口服。
2.速給5%~10%葡萄糖1000ml靜脈點滴。
3.及時送醫(yī)院搶救。
(公元 1528 年)明.薛己(立齋、新甫)著。 一卷。先論口齒、喉舌之證,分為六門,次論骨鯁、諸蟲、體氣的治法 ,也分六門,末附方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嗜鹽菌又稱副溶血性弧菌,廣存于海水中,因此各種海產食物的帶菌率很高。當食用海魚、海蜇,以及食用鹽腌制的并已被污染的肉類、蛋類、魚類、咸菜時,始可引起中毒。
(一)判斷
1.有食用海產食物和鹽腌食品史,特別是食用未煮熟魚類,或使用的刀、板、擦皮、手指等被率菌污染,以及生吃魚類、蔬菜等都可致病。
2.胃腸癥狀嚴重,惡心嘔吐,腹痛,特別是腸糜爛、充血、水腫,并出現膿血水樣便。甚者發(fā)生休克、溶血現象。
3.糞便分離出嗜鹽菌。
(二)急救
1.及早給氯霉素1~2g。日,分4次口服。
2.速給5%~10%葡萄糖1000ml靜脈點滴。
3.及時送醫(y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