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查古籍
《醫(yī)貫》(公元 1687 年)明.趙獻可(養(yǎng)葵)著。六卷。發(fā)明《薛立齋醫(yī)案》之說,以命門真火、真水為主,以六味丸、八味丸二方通治各病。在理論上有些偏激,清.徐大樁怍《醫(yī)貫貶》予以批評。
《醫(yī)門法律》(公元 1658 年)清.喻昌(嘉言)著。六卷。依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氣及諸雜證而分門別類。每門分論、法、律三項。論是總論病證,法是治療法則,律是指出醫(yī)生在治療上的過失。
《原機啟微》(公元 1370 年)元.倪維德著。二卷,又附錄一卷。論眼病根源,制方要義,并附方義。附論眼病若干種,也較詳明。
生用止嗽,熟用入補。蓯蓉為使,惡葳蕤,勝烏頭。
味酸,微苦,微咸,無毒。入手太陰肺經(jīng)。斂肺滋腎,益氣生津;補虛明目,強陰澀精。
定喘嗽而止嘔瀉,除煩渴而消水腫。嗽初起脈數(shù)有火者勿用。
出齊山、代郡、遼東等處,河?xùn)|、陜西、越杭亦有之。苗引赤蔓于高木,葉尖圓似杏葉。
三四月開黃白花,類蓮花。七月成實,叢生莖端。今有二種,有南北之分,南產(chǎn)者色紅,北產(chǎn)者色黑,用滋補必用北產(chǎn)者良。亦可取根種之,當(dāng)年就旺;若二月種子,次年乃旺。
赤游風(fēng)丹,漸漸腫大,為末服之。(驗方第一。)
爛弦風(fēng)眼,同荊子煎湯洗。(第二。)
女人陰冷,五味子四兩為末,口中玉泉合丸,納陰中。(第三。)
五更腎瀉,五味子二兩,吳茱萸半兩,炒末,每旦陳米湯下。(第四。)
白濁,脅脊穿痛,醋丸服。(第五。)
遺精,為末,蜜煎膏服。(第六。)
陽事不起,每酒下一錢,用一斤。忌豬、魚、蒜、醋。(第七。)
痰嗽且喘,同白礬末,每三錢,以豬肺尖熟蘸食之。(第八。)
久咳不止,佐甘草、五倍子、風(fēng)化硝,末,干含咽。(第九。)
久咳肺脹,同粟殼蜜丸彈子大,每煎服一丸。(第十。)
酒蒸用。
甘,酸,微溫,無毒。益腎臟而固精,補肝虛而明目,起陰痿而縮小便,潤肌膚而烏須發(fā)。
處處有之。四五月紅熟,狀如覆盆。味酸甘,大如櫻桃,軟紅可愛。又曰,色黑烏耳。
紅者乃 田 也,不入藥。
男陽不起,酒浸焙末酒下。(驗方第一。)
令女人多孕。同上。(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