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新修本草》 芍藥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jiān)積,寒熱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氣。通順血脈,緩中,散惡血,逐賊血,去水氣,利膀胱大小腸,消癰腫,時(shí)行寒熱,中惡,腹痛,腰痛。一名白木,一名余容,一名犁食,一名解倉(cāng),一名 。生中岳川谷及丘陵。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須丸為之使,惡石斛、芒硝,畏硝石、鱉甲、小薊,反藜蘆。

    今出白山、蔣山、茅山最好,白而長(zhǎng)大,余處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俗方以止痛,乃不減當(dāng)歸。道家亦服食之,又煮石用之。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