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新修本草》 黃芩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味苦,平、大寒,無毒。主諸熱黃膽,腸 泄痢,逐水,下血閉,惡瘡,疽蝕,火傷。

    療痰熱,胃中熱,小腹絞痛,消谷,利小腸,女子血閉、淋露、下血,小兒腹痛。一名腐腸,一黃文,一名經(jīng)芩,一名妒婦。

    其子主腸 膿血。生秭歸川谷及宛朐。三月三日采根,陰干。

    得濃樸、黃連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蠣,令人有子;得黃 、白蘞、赤小豆療鼠;山茱萸、龍骨為之使,惡蔥實,畏丹砂、牡丹、藜蘆。 秭歸屬建平郡。今第一出彭城,郁為勝。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爛,故名腐腸,惟取深色堅實者為好。俗〔謹案〕葉細長,兩葉相對,作叢生,亦有獨莖者。

    今出宜州、 州、涇州者佳,兗州者大實亦好,名豚尾芩也。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