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葵子茯苓散

    《金匱要略》卷下:葵子茯苓散處方

    葵子500克 茯苓90克

    制法

    上二味,杵為散。

    功能主治

    通竅利水。治妊娠水腫,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

    用法用量

    用米飲調(diào)服3克,一日三服。小便利則愈。

    備注

    方中冬葵子滑利竅道,配以茯苓健脾利水,而且以米飲調(diào)服,既可養(yǎng)胃抉正,亦可防冬葵子之過于滑利。

    摘錄《金匱要略》卷下《金匱》卷下:葵子茯苓散別名

    茯苓散、茯苓湯、葵子散、葵苓散、葵茯湯

    處方

    葵子1斤,茯苓3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通竅利水。主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則頭眩。

    用法用量

    茯苓散(《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七)、茯苓湯(《雞峰》卷十六)、葵子散(《宣明論》卷十五)、葵苓散(《女科指掌》卷三)、葵茯湯(《產(chǎn)科心法》上集)。

    各家論述

    《金匱要略心典》:葵子、茯苓滑竅行水,水氣既行,不淫肌膚,身體不重矣;不侵衛(wèi)陽(yáng),不惡寒矣;不犯清道,不頭眩矣。

    摘錄《金匱》卷下
更多中藥材
  • 處方椒紅8兩,甘菊花7兩,大附子5兩,旋覆花5兩,蒼術(shù)(米泔浸,去黑皮)4兩,決明子3兩,芎2兩,紫巴戟(去心)1兩。制法上為末,棗肉和,再杵300-500百,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補(bǔ)暖元臟,明目,去風(fēng)毒。主眼病。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
  • 處方枸杞1斤(分作8分,先用酒潤(rùn)透,1用蜜拌,1用乳拌,1用青鹽拌、1用黑芝麻拌,1用川椒拌,1用小茴香拌,1用獨(dú)活拌,1用菖蒲拌,俱用3錢,各炒,須不變紅色為佳,若變黑色便不效)。制法上藥各為細(xì)末,稍加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肝腎兩......
  • 處方白茯苓2斤半(須皮光結(jié)實(shí)者,去皮,打碎如棗核大,分為8制),黃耆6兩(切片,水6鐘,煎3鐘,煮茯苓1分,干為度),肉蓯蓉4兩(酒洗,去筋,水6鐘,煎3鐘,煮茯苓如前),人參6錢(水5鐘,煎3鐘,煮茯苓如前),甘枸杞6兩(水8鐘,煎3鐘,......
  • 處方茵陳1錢,蒼術(shù)1錢,白術(shù)5分,檳榔5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一切黃病。用法用量作1服。摘錄《患雅補(bǔ)》卷二......
  • 處方土鱉蟲(頭足全,紙包,焙燥)、自然銅(醋煅7次)、血竭、無(wú)名異、乳香、沒藥,歸梢3錢,硼砂(甘草汁飛)4錢,巴霜15粒。制法酒糊為丸,每丸濕重1分,干重8厘。功能主治消瘀散毒。主杖傷、夾傷。用法用量量所責(zé)之?dāng)?shù)服多寡,總不過5丸。摘錄《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