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新修本草》 石鐘乳

    作者: 蘇敬等20余人編寫

    味甘,溫,無毒。主咳逆上氣,明目,益精,安五臟,通百節(jié),利九竅,下乳汁,益氣,補虛損,療腳弱疼冷,下瞧傷竭,強陰。久服延年益壽,好顏色,不老,令人有子。

    不練服之,令人淋。一名公乳,一名蘆石,一名夏石。生少室山谷及太山,采無時。

    蛇床為之使,惡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英、 草。第一出始興,而江陵及東境名山石洞亦皆有。惟通中輕薄如鵝翎管,碎之如爪甲,中無雁齒,光明者為善。長挺乃有一二尺者。

    色黃,以苦酒洗刷則白。《仙經(jīng)》用之少,而俗方所重,亦甚貴。

    〔謹案〕鐘乳第一始興,其次廣、連、澧、朗、郴等州者,雖濃而光潤可愛,餌之并佳。今峽州、青溪、房州三洞出者,亞于始興。自余非其土地,不可輕服。多發(fā)淋渴,止可搗篩,白練裹之,合諸藥草浸酒服之。陶云鐘乳一、二尺者,謬說。

更多中醫(yī)書籍